「低地國」荷蘭土地比台灣稍大,有3分之1在海平面以下,人口近1800萬人,國際連結度全球第1,數位競爭力(IMD)全球第2,世界幸福報告全球第6,創新指數(GII)全球第7,在科學、藝術、建築、設計方面都有令人驚訝的表現。地小人稠的荷蘭,如何成為小而強的創新國?對台灣的護國群山帶來什麼啟發?《風傳媒》採訪小組謝錦芳、顏麟宇前進荷蘭,為讀者帶來第一手的報導。
荷蘭與台灣同樣地小人稠,荷蘭的人口比台灣少,土地比台灣稍大,兩者有許多相似點,但有更多相異點。早在17世紀大航海時代,荷蘭對外開拓市場,充滿冒險精神,如今成為全球第4大貿易國。荷蘭人深知低價傾銷絕非選項,唯有不斷創新前進,才能保持競爭力。在土地、人才、住房與供電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荷蘭招商引資策略從量轉向質,著眼具有創新力的企業。
飛機即將降落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從窗外俯瞰,一片綠油油農田映入眼簾,田間一排排巨型風力發電機葉片緩緩轉動著。從阿姆斯特丹搭火車約1個半小時車程,可以抵達南部科技大城恩荷芬(Eindhoven)。
荷蘭矽谷恩荷芬 艾司摩爾、飛利浦發跡地
「荷蘭矽谷」恩荷芬是飛利浦(Philips)、艾司摩爾(ASML)、恩智浦(NXP)等科技大廠的發跡地,荷蘭逾4成專利來自恩荷芬,被譽為地表最聰明的城市。
走進恩荷芬市區,原本極為晴朗的天氣,突然風雲變色,下起一粒粒冰雹,約半小時後,雨過天晴,猶如在一天內經歷四季。在如此多變的天氣下,荷蘭人培養出強烈的風險意識,以及超級務實的精神,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他們依然騎著自行車逆風前行。
擁有133年歷史的飛利浦,被視為荷蘭科技創新的搖籃,艾司摩爾、恩智浦等都是從飛利浦獨立出來。《風傳媒》採訪小組來到半導體大廠恩智浦位於恩荷芬高科技園區的總部,試乘雷達車,這輛雷達車配備雷達裝置與光達系統,使用台灣廠商CubTEK的產品,在濃霧、大雪、豪雨等視線不佳情況下,雷達偵測可提升駕駛安全度。
恩智浦創新計畫鼓勵員工提點子 開發下世代產品
恩智浦連續兩年被創新評比公司Clarivate評選為全球百大創新機構。透過長期創新計畫(LTI),恩智浦鼓勵員工提出最需要解決的棘手問題與解方。恩智浦執行副總裁暨技術長瑞格(Lars Reger)接受《風傳媒》訪談時表示,「每年從內部篩選最佳創新點子,這些創新點子大約有50%的機率最後發展成為產品。我們透過創新,開發下個世代產品,這些可能是10年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