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低電價』在台灣幾已成為了一種民間信仰、政治正確,一旦有任何人想挑戰它,無不都是遍體鱗傷、鎩羽而歸。但這對於一個96%能源仰賴進口的國家,卻能穩坐全球第三低工業電價、第五低住宅電價,這不僅是奇蹟、更是奇葩。為此兩年間付出的代價卻是高達4000億的政府補貼,這幾乎等同於2023年我國全年政府總預算的1/7。
且讓我們來看看他國的『高電價』又是怎麼回事?就以歐盟為例,若把住宅電價依結構可簡單分成四大塊:發電成本、電網成本、政府稅費及附加稅,而其中政府稅費正是用來調節價量與作為社會福利的工具。
如2019、2020年當發電成本價格低時,就拉高「政府稅費」,作為抑低用電量的工具;當2022年發電成本價格高時,則減少「政府稅費」,作為平抑部分價格的工具,同時還可以作為解決能源貧窮所需社會福利的來源。約略來看,「政府稅費」佔了歐洲電價中的15~40%。
反觀台灣的電價裡「政府稅費」又佔了多少呢?就以2024年台電所提供之資料,僅為0.3‰。這也是為什麼我國能長期維持低電價的真正原因。在承平時,看似一帆風順。但一旦有衝擊發生,我國電價其實是沒有多少可緩衝的空間,更別說要兼顧社會福利了,這也是為何每每「凍漲」對台電來說就會刀刀到骨。
那「政府稅費」制度與台灣的預算撥補台電又有什麼差別?很簡單,就是前者貫徹了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電用越多,「政府稅費」繳越多,自然而然就達到了以價制量的效果。反觀先凍漲再用政府預算撥補台電,不僅在發生稀缺時,低價會持續鼓勵浪費,甚至還會出現用電越多,補貼拿越多的荒謬。
對於每一家正常營運中的電業而言,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盡可能壓低發電成本既是市場的鐵律,也是經營效率的體現。然而,從發電成本到終端電價之間,還涉及到企業經營策略與相關政策的權衡。「合理的低價是效率,不合理的低價就是剝削」這對於早已習慣超低電價的台灣社會來說,能否接受此一觀點,仍是令人存疑的。
或許比起瞭解自己稅金的實際用途,民眾更關心的則是眼前的電費單,但這些在電號帳目上看不見的補貼,最終還是要從減少你我的福利、或是兒孫輩的薪水來支付。而唯一可確定的是,多年來,從政府到民間,無論當朝還是在野,似乎並沒有多少人想真正搞懂:台灣電價為什麼能如此低的真實原因。
*作者為中經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