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瑞觀點:台灣蝸居歲月何時了?

2024-06-18 06:50

? 人氣

筆者提到,國人居住空間窄化現象日愈明顯,蝸居已不是形容詞,而是具體存在的事實。(示意圖/pixabay)

筆者提到,國人居住空間窄化現象日愈明顯,蝸居已不是形容詞,而是具體存在的事實。(示意圖/pixabay)

前言

2019年7月,本人在《高房租VS倒店潮&蟻居化》一文中,曾談到台灣的住房「蟻居化」有愈來愈明顯的情形,事隔五年,也就是2024年上半年,國人居住空間愈來愈小已成為一種難以逆轉的趨勢,也見證了本人當年的建言已成為當前房市變化的另一種事實。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房地產業是一項產業關聯性甚高的行業,舉凡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甚或國土規劃等均包括在內,故房市問題有時被稱為是國安問題,因為牽一髮而動全局;然而,在政治經濟環境日愈混亂的台灣社會,房市政策常依執政者的需求而訂,亦因掌權的政客需求而變動,政治凌駕專業,導致國內房價居高不下,以及居住空間日愈窄化現象愈來愈明顯。

一般而言,居住空間的大小雖因人、因地、因所得或財富多寡等不同條件而有所不同,亦因國家或區位有別,大小各異,唯若不論區位,亦不論豪宅、公寓或套房,而單就住屋的大小來說明,則從房市對房屋產品格局坪數的供需變化,亦可用來判定國人對房屋產品格局的需求之變革,以及國人住房為何會有逐漸窄化的情形。

整體而言,國人居住空間窄化現象日愈明顯,蝸居已不是形容詞,而是具體存在的事實,英明睿智的台灣領導人可否告訴國人,臺灣蝸居歲月何時了﹖

小宅當道

國內房市小宅當道,這可分為下列幾個部分來說明。

一般而言,小宅當道的原因很多,如人口結構改變、少子化、單身不婚,以及房價偏高等,而開發商為了讓人民有能力購屋,乃嚴格控制總價,推案坪數越來越精簡,俾便民眾負擔得起,亦可提高市場銷售率。小宅在市場除了符合現代家庭結構外,也具備低總價、好轉手的優勢,投資與自住兩相宜,唯小宅需求雖然增加,但應非長久之計,蓋因其並不符合小家庭的生活空間需求,購屋人在作決策之前仍須注意地段、住宅規劃、房地產保值,以及其未來轉賣的可能性。

1.房市小宅化

在房價偏高下,台灣主要都會區的小宅化現象已成趨勢。根據實價登錄資料指出,在過去五年中(2019-2023),台北1房占比從4.9%大幅攀升至19%,增加幅度超過一成(14.1%);其餘五都和新竹縣市的1房產品交易占比在5年間也明顯增加。反之,3房、4房以上產品交易占比則全面下降,亦即在2023年中,台北、新北、台中三都的1房交易已超過10%,台北、台中1房占比增幅皆超過一成;其中,台北的增加幅度為六都之首,都會區小宅化越來越明顯,顯示在高房價與少子化的狀況下,降低民眾購屋空間的需求,並使一房產品交易量大幅度攀升,台灣的蝸居時代已然來臨。

2.小宅增加的原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