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結果不如預期,莫迪做錯了什麼?《經濟學人》:「誤判種姓議題」是慘勝關鍵

2024-06-21 10:00

? 人氣

2024年4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正在聆聽印度人民黨(BJP)主席JP-納達(JP Nadda)發言。(美聯社)

2024年4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正在聆聽印度人民黨(BJP)主席JP-納達(JP Nadda)發言。(美聯社)

儘管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成功拿下第二次連任,但他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表現卻令人失望。執政聯盟不僅未能贏得莫迪預告的400席目標,甚至未能單獨過半,莫迪接下來的任期也將面臨執政挑戰。《經濟學人》13日細數莫迪在此次大選中的多項誤判,並點出其中最嚴重的一點,就是莫迪對印度政治的重要議題處理失當:種姓。

種姓將印度社會的人們按出生嚴格地劃分成四種階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至於賤民(達利特)則被該制度排除在外,世世代代從事最汙穢的工作。儘管配額制度幾十年來一直讓低種姓優先獲得教育機會、政府工作和一些議會席次,但社會上對他們的歧視依舊存在,而且往往涉及暴力。《經濟學人》指出,莫迪試圖改寫有數百年歷史的種姓,並除去階級劃分、將各個階層聯合起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4年6月4日,印度總理莫迪抵達人民黨(BJP)黨部。(AP)
2024年6月4日,印度總理莫迪抵達人民黨(BJP)黨部。(AP)

《經濟學人》分析,此次大選印度人民黨師法早期動員印度教教徒的成功策略,並承諾強人領導、經濟發展和推行印度教沙文主義。莫迪強調,種姓是穆斯林和英國殖民統治的遺產,最好透過經濟成長來消弭,並承諾「為所有人謀求發展」。他甚至表示自己只相信四個種姓:農民、婦女、窮人和年輕人,並指責反對者在過去以種姓分裂印度,直到今天仍「犯下同樣的罪」。

不同於莫迪,反對派將種姓置於此次大選的核心,並狠狠打臉莫迪。反對黨聯盟承諾將對所有種姓進行全國人口普查並擴大配額,國大黨(印度人民黨的主要競爭對手)領導人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在競選過程中也不斷提起這個議題,譴責印度人民的精英階層由上層種姓霸佔。

《經濟學人》指出,其中最有殺傷力的莫過於反對派領袖宣稱,一旦莫迪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DA)在下議院成功贏得543席中的400個席位,就會推動修憲並取消配額制度,這讓許多低種姓的選民感到不安,《經濟學人》認為這或許是印度人民黨和其他印度教民族主義領袖曾建議重新審視「基於種姓的配額制度」。莫迪對此予以否認並稱「在反對派的領導下,配額制度只會讓印度的穆斯林受益」。

這導致印度人民黨在擁有最多人口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遭遇挫敗。該邦在下議院擁有80個席位,比其他任何邦都多。2019年,印度人民黨在該邦贏得62個席位,對比今年只贏得了33個席位。該邦的37票落入反對派聯盟左翼成員「印度社會黨」(Samajwadi Party)手中,該黨在過去主要代表穆斯林和亞達夫(印度種姓中的畜牧團體,長期和達利特不合),然而在今年卻也吸引了許多達利特人和其他低種姓的選票。

相比北方邦的失利,民調機構「Lokniti-CSDS」的一項選舉後調查顯示,印度人民黨的全國局勢沒有那麼暗淡,該黨贏得了53%的高種姓選票,與2019年相同;但在達利特階層中的得票率下滑三個百分點,來到31%。

儘管如此,《經濟學人》指出印度人民黨仍為低種姓選民投票模式的轉變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因為這些轉變都出現在足以左右政治局勢的邦。《經濟學人》表示,毫無疑問地,這將激起人們對種姓普查的呼籲,也將使印度人民黨的繼任計劃變得複雜:莫迪利用自己的「OBC」(其他落後階層)身份贏得了低種姓的選票,但接替他的三位領跑者都是高種姓。

儘管四位重要部長(外交部、內政部、國防部和財政部)均屬較高種姓,但莫迪已經透過任命幾名達利特人和其他落後階層人士進入內閣以尋求止損。《經濟學人》最後表示,印度人民黨也可能選擇出派低種姓作為新的黨主席(現任主席為婆羅門),但印度人民黨在未來幾年需要做的事情遠比這樣來的多,因為即使莫迪認為傳統的種姓障礙無關緊要,但選民顯然不這麼認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