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房市為何這麼強?

2024-06-21 17:30

? 人氣

近期台灣房市話題升溫。(資料照/洪煜勛攝)

近期台灣房市話題升溫。(資料照/洪煜勛攝)

在 6 月 23 日的 Two Money Lovers Podcast EP66 中,我們引用〈季凡觀點:什麼是影響臺灣房價的多空指標?〉內容,聊聊如何目前的房市現況,並提供一些有用的分析建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房價所得:多空難以判斷!

國際 NUMBEO「房價所得比」(Ratio of House Price to Income),事實上從 2019 年的 28.9 到 2023 年 20.1,臺灣購房者支付能力上升中!甚至回到 12 年前 2011 年的水準。

NUMBEO 房價所得比定義:「相同」空間約 27 坪,每坪價格用當地房價中位數計算。所得用該國家「個人所得」中位數,乘以 1.5 計算。

圖1
台灣房價所得比。(圖表來源:財經M平方)

臺灣內政部房價負擔能力指標(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中的「房價所得比」(Price to Income Ratio, PIR),從 2016Q4 年的 9.32 到 2023Q4 年的 9.97,臺灣購房者支付能力下降中!

內政部房價所得比定義: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得出住宅「總價中位數」價格。所得採用臺灣「家戶」綜所稅稅後中位數統計。

房貸支付:多空難以判斷!

圖2
台灣-貸款負擔率vs.購置住宅貸款違約率(圖表來源:財經M平方)

有人說是房價負擔能力指標中的「房貸負擔率」(Loan to Income Rate, LIR),目前 2024Q1 為 42.66%,創下近年來新高;預測房市泡沫的領先指標「購置住宅貸款違約率」,目前最新 2024Q3 低達 0.07%,是近年來次低水準。

貨幣供給:大跌不容易!

台灣M1B和信義房價指數。(圖表來源:作者提供)
台灣M1B和信義房價指數。(圖表來源:作者提供)

從 2020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臺灣的 M1B 年增率達到了 8.8%,目前似乎正有展現出新一波「臺灣錢淹腳目」的趨勢。從 2020 年第一季到 2024 年第一季的數據顯示,臺灣的 M1B 增加了 40%,而信義房價指數上升了 47%。透過對這 17 組數據的分析,發現相關性(Correlation)達到了 0.96。

人口趨勢:多空難以判斷!

臺灣主流媒體通常關注「生不如死」現象,但較少討論跨境人口變動的資訊。根據 CIA World Factbook 的最新報告,2024 年臺灣顯示為一個人口淨移入(Net Migration)國家,每萬人中有 1.1 的淨移入人口,甚至高於同期日本的 0.7 的淨移入人口。這表明即便面對地緣政治的不穩定,臺灣仍成功吸引了新的居民。

根據 CIA 的定義,淨移入率包括所有類型的移民:永久居民(包括新入國籍者或擁有永久居留權者)、臨時居民(如持有工作簽證或學生簽證者),以及其他臨時居住者(因旅遊、醫療或家庭原因而移入,但不包括純粹的短期旅遊者)。

納入存量:目前有利多方!

只考慮到「當期」所得預估本來就不足,而且恆常所得(Permanent Income)與股市財富效應(Wealth Effect)也會產生影響。

在經濟學界有一句著名的說法:「市場上不存在合理價格,只有均衡價格。」事實上,多空力量各有自己的看法,使市場能夠自我調節,進而促進經濟效率!這集 Podcast 聚焦於經濟科普而非預測,希望能幫助大家理解訊號的意義。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