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智庫看好歐洲「核能復興」:馮德萊恩若順利連莊,有助核電重登歐盟能源主力

2024-06-26 11:43

? 人氣

德國艾姆斯蘭核電廠。(美聯社)

德國艾姆斯蘭核電廠。(美聯社)

3月21日,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召開全球首次集結產官學逾300人的核能高峰會,象徵近2年歐洲核電復興聲勢來到最高潮。如今隨歐盟政治職位換屆,擁核派與反核派將展開新一波政治角力。

1990年代,核電占了歐洲聯盟(EU)境內約1/3能源,後來在多國反核運動、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德國梅克爾(Angela Merkel )政府全面棄核帶動下,目前降低到約22%電力來自核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核能專家哈佛坎普(Jan Haverkamp)在去年11月的一篇論文指出,5年前歐洲對核電的關注幾乎不存在,但後來許多歐盟成員國開始將核能議題與氣候政策連結,為了達成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目標,擁核聲量開始回溫。

綠色和平抗議核電 Remember Fukushima(Noriko Hayashi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抗議核電 Remember Fukushima。(Noriko Hayashi / Greenpeace)

從光譜上看,歐盟有反核傳統的國家包括奧地利、盧森堡、德國、希臘、立陶宛、葡萄牙和西班牙,丹麥和愛爾蘭也對核能有疑慮;擁核派則以法國為首,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等中東歐國家高度依賴核電或有核能產業,荷蘭、芬蘭、瑞典、義大利也加入法國陣營,支持核電在歐盟綠能轉型中擔任要角。

核電復興派的第一場勝利是2022年「歐盟分類法」(EU Taxonomy Regulation)的施行細則(delegated act)中,將原本沒有列入「永續能源」分類項目的核能補了進去。

歐盟分類法試圖為各種經濟活動是否符合環境永續作出定義,成為產業和投資界的「工具書」。雖然沒有強制力,卻會引導龐大的企業減碳、綠能轉型資金流向。

反核國家並未忍氣吞聲,奧地利、盧森堡為此向歐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控告將核能納入施行細則的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

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美聯社)
法國塞納河畔諾讓市的核電廠(美聯社)

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分部(Carnegie Europe)研究員拉札德(Olivia Lazard)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在氣候議題和地緣政治都很急迫的雙重因素下,核電非常可能重新登上歐盟能源主要舞台。

她分析,各種能源已成強權競爭事物,例如俄羅斯就想創造歐洲對其能源「不健康」的依賴,以遂行侵略烏克蘭的目標。因此在地緣政治和安全的驅動下,能源的多元、分散化,以免受到任何國家把能源工具化、武器化的威脅,就變得必要。

其次,她認為不同的地區、國家受限於天然資源等因素,適用不同的能源組合,例如歐洲北部有更多風力發電潛力,南部有更多太陽能,但還需要其他穩定供電選項。從長期應對氣候危機角度來看,未來在科技進展和經濟考量都能讓核能變得合理之下,核電勢將重返歐洲。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