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順觀點:戰道無導,何以為戰?

2024-07-12 06:40

? 人氣

九、無爭不戰,最佳戰道

不戰,並非強勢一方的專利,善用「無、不」則可讓弱勢者同樣可以免於戰爭之苦,像瑞士與新加坡等,同樣都是區區小國,卻可善用其至當「戰道」而昂然屹立於歐亞,特別是瑞士,自從1815年《巴黎條約》簽署以來,就一直保持中立國地位,沒有參加過對外戰爭。我們台澎金馬擁有足夠的防衛武力,也確立全民「為國家的生存發展而戰與百姓的安全福祉而戰(備戰)」方針,身為上智的國家領導人與國防部長,理應著眼於「無爭」而達永遠「不戰」,絕不激怒敵方製造犯我之因。縱使百般挑釁,也要堅此百忍以遠戰與避戰,終達永遠弭戰、化戰與不戰、無損的同勝、共利之全民族最佳理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十、國之戰道,因時而異

國家戰道,因時而異,像我國建國初期,即以國父的「建國方略」為國道指導。抗戰期間則採「安內攘外」與「持久消耗」戰略以改變敵我力量對比。 來台後從「光復大陸國土」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以迄當前的「民主臺灣,世界和平」,可以看出國家方針的演化,中華民國在兩岸角色中,賴政府已經放棄原來的道統地位,由中華民國「主幹」而自甘截枝獨立於中華民族之外,此即實質台獨而不明言。所以「戰略」指導也放棄「拒敵彼岸」而迎敵於「登岸決戰」,試問,如此的戰略佈署能達成「台獨」戰道理念嗎?

十一、略逆於道,其戰終敗

綜觀古今中外戰戰爭,都因「戰道」之偏而敗,包括早期的拿破崙與希特勒入侵俄國而敗北,日本軍閥的侵華無條件投降,美國主導越戰與阿富汗的狼狽撤離,其戰力再強,戰略再好,也無助於「逆道」而戰。睽諸當前的烏、俄之戰,實在不知烏克蘭的「戰道」為何?尚未終戰,國家已經傷亡慘重,民族奄奄一息,國家資源也已典當殆盡,積債子孫累世難還,縱使終戰和談,而實質上已陷萬劫不復之境,就是錯在少了「戰道」之導,任令美國為其自身利益而操控無止。

十二、現行戰道,台獨為導

賴總統在就職演講中強調「臺灣新世界,世界新臺灣」,就等同放棄大陸與中華民族元素,若將我主權自外於大陸而自侷限於台澎一隅(不含金馬),則之前的戰略佈署便驟然為之鉅變,試問金馬外島之防衛價值還存在嗎?南沙群島等還要守護嗎?如果中共武力犯台,上述戰略要點是否仍要固守或順勢放棄?睽諸新任部長,不知是否依此「台獨國道」調整既有的國家戰略?但就所知,他並未在戰略上如何避戰與弭戰,卻放棄了遠程拒戰而直接預為巷戰戰鬥作準備,卻又無端放棄刺槍術(戰技)訓練「戰略」與「戰術」全都放棄了,此一違常的戰道思危邏輯,不是未戰先敗嗎?

結語

若問我們中華民國之最佳之「國道」應當為何?,個人認為應該以全民族及全球華人之生存福祉為依歸,這也是當今兩岸政權所共守者。所以異中求同者,應該共依「共融漸統」之世道法則,「追求民族融合,共謀世界和平」,才是符合兩岸普世價值與全民利益的兩岸共同「國道」,而同中容異者,「維護台海安全,全力化解衝突」則是國軍基本「戰道」指導,此不僅是中華民族之大幸,也是全球各國之幸,誠願兩岸主政者都能拋棄一時與狹隘的「統獨之爭」,共同追求「融合漸統」於長長久久。

*作者為前中華民國習慣領域學會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