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觀點:歐陸向右,英國向左?

2024-07-11 07:00

? 人氣

英國雖然沒有像美國一樣把中國當作敵人,但也是「制度上的系統性對手」,這個定位和歐盟一樣。和美國、歐盟不同的是,作為前殖民母國,英中還橫亙香港問題。中國對香港態度的轉變,在英中關係的惡化中,不是決定性因素,但是重要因素。這其實是受制於前面說的結構性難題。在這種大的結構性矛盾面前,不論哪個政黨上台,都難以改變。像卡麥隆,回鍋擔任蘇納克政府的外相,但這位曾締造英中「黃金關係」的前首相在出任外相後,對中國的批評沒有減弱,英中關係在他手上沒有轉好,甚至中國都沒有邀請他訪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可能推行就事論事、有限合作的對華政策

工黨政府可能需要中國的投資去振興英國經濟,因此,也許在局部會改善對華關係,但對華政策的大框架不會變。雖然工黨選勝後,在對華關係上,表示將尋求英中關係發展的長期和戰略性的路徑,但也提出在該合作地方進行合作、在該競爭的地方進行競爭、在需要挑戰的時候挑戰,這和拜登政府的「應該競爭的時候競爭,可以合作的時候合作,必須對抗的時候對抗」的三段式論述大同小異,只是把對抗換成了挑戰。中國有評論指出,鑑於中英關係中的普遍背景和持續存在的問題,政黨及領導層的轉變不可能改變英國對中國的基本立場,微調是可能的,但有很大難度。

英中之間存在包括安全、人權、涉藏、涉港和涉台,以及中國競爭力等問題,還有中國在俄烏沖突中的態度。英國新政府在制定對華政策時將面臨的內外壓力及多重挑戰,不會比過去更少。因此,該評論認為,工黨政府在其對華政策中唯一可行的策略可能是「就事論事」的方法,即將具體問題與更廣泛的對抗區分開來,可能會允許在不升級沖突的情況下推進和中國的有限合作。

可見,中國自己也不看好工黨新政府會帶來兩國關係的實質改善。

*作者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