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在美國全面制裁下如何自我砥礪

2024-07-30 06:10

? 人氣

《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賦予總統在必要時,限制與特定國家(包括中國)的經濟交流和科技轉移的權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96年瓦森納協定》(Wassenaar Arrangement)歐美西方42個國家聯合訂立對特定國家(包括中國)高科技的技術封鎖。

《2011年國家授權法案》( NASA Authorization Act)禁止NASA與中國進行任何雙邊合作。

《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 擴大高科技產品和技術對中國的出口管制。

其他以行政命令任意制裁限制中國的科技發展,更多如牛毛,不勝枚舉。

如果在WTO理念下, 自由貿易,國際合作的環境裡,各國專注發展其最擅長,最有利的產業,透過貿易互通有無,合作共贏, 沒有一個國家需要發展全部工業門類。但由於歐美西方只許中國停留在組裝加工,家電產品,衣褲鞋襪等低端產業,賺取微薄的利潤。見到中國科技發展,生產技術快速崛起,產業逐漸爬升,開始與歐美西方爭奪高端產業的利潤,美國心生恐懼,聯合西方盟國,對中國不斷全面性的擠壓制裁。芯片製造,航空發動機,燃氣渦輪機,造船造艦,航太引擎,衛星技術,車床機具,鋼鐵材料等等無不封禁打壓,光纖製造及海底電纜只是其小小的案例。最近崛起的,用於快速充電的氮化鎵芯片硅基晶圓製造商蘇州的英諾賽科公司,產量居世界45%,又是小小的案例。擠壓制裁砥礪了中國在所有的工業門類都必須自立更生,帶著辛酸,才會變成像今天這樣的工業大國。

聯合國公佈,目前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英國經濟學人最新文章指出,中國已成為科學超級大國。從整體產業來看,中國的造船造艦,飛機製造,港口機械,電力電網,基礎建設,電動車,儲能電池,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核能發電,太空科技,生物科技,數位產業等等都處於井噴狀態,帶領世界。

面臨中國的競爭,英國已經沒什麼主要產業,著名的勞斯萊斯(RR)汽車部門賣給德國寶馬集團,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部門因為國際競爭劇烈,中國的C929大飛機也不採用,失去龍頭地位,營業不佳,最近全球裁員2500人。德國的光環產業,如機器人,新能源,化學工業,電動汽車等產業,逐漸被中國超越。日本除了褪色的汽車產業及部份半導體產業,已經沒什麼主要產業,將淪為依賴觀光旅遊賺錢的國家。

目前中國面臨一個攸關未來產業發展與國際處境的兩難選擇。中國不能以井噴的領軍產業,摧毀歐美西方國家一樣一樣的明珠產業及生計,因而引起歐美國家同仇敵愾的恐懼中國,圍堵中國,關稅中國。習近平提出與世界合作共榮的理念,雖是以南方國家為對象,也可以擴大到歐美日等衰敗中的霸權國家。除了美國決心與中國斷鏈脫勾,禁止中國產業進入,中國必須在領先的狀態下,找出讓利合作的方式,和其他歐美日本韓國與中國合作,分享共贏。譬如中國欣欣向榮的汽車產業,開始在匈牙利,義大利及西班牙投資設廠,合作生產汽車,而不是一味的碾壓歐洲的汽車產業,就是一個明智的開始。

*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