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三萬年,如何找到「看不見的島嶼」:《智人登陸日本》選摘(4)

2024-08-16 05:10

? 人氣

他們為什麼要前往島嶼?

「為什麼寧願冒這麼大的風險,也要前往島嶼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計畫開始,這就是最多人提出的疑問,當然也是我想探究的謎題。

這實在是不可思議。前往不曾有人造訪的海域,沒有人可以保證航程安全,就算真的成功跨越海洋,目的地只是座小小的島嶼,在那裡能得到什麼?會面臨怎樣的生活?若不滿意新生活,有辦法返回故鄉嗎?所有的答案都是未知數。即便如此,一批批的男女還是從事了航海活動,留下登陸日本的痕跡。

然而,除了本人,沒有人可以得知採取此行動的實際理由。研究史前時代的人類史最讓人難耐的,就是即便闡明祖先們做了什麼,也無法理解他們當時的心情,只能用推測的方式去揣測。不過既然實驗計畫已經進行到這個程度,我們應該要活用這次的經驗來理解祖先們的想法。我的個性偏向積極採取行動,我決定不受無解謎題的影響,盡可能地以三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人的立場來思考、理解。

第二章我們討論了祖先們是設定目標自主展開航海,而非無意間漂流至琉球群島。然而,就算是自主航海,也是有二種可能性—「被趕出原本居住地,不得不展開航海」,或是「依自主的意願計畫性展開航海」。我們真的有辦法區分這二種理由的差異嗎?

前者的「逃亡論」的前提為移居島嶼充滿不安、並非自願出航。的確,捨棄原本居住的大陸,跨越危險的海域前往未知小島,很有可能當事人其實並非憑自主意願前往。然而,透過我們實驗的經歷,發現這樣的假設有幾個難以解釋的關鍵問題。

古代的航海必須不斷等待,直到適合出航的日子來臨才能出發,還需要充分且完整的準備。實驗航海是在行程允許的19天挑戰期間內選了相對來說較合適的一天出航,但還是遇到了大風浪,視野不佳,若要找到更適合的日子,就必須延長挑戰期間。此外,正式出航前我們也多次前往附近外海,確認海流與獨木舟狀況,準備應付正式航海。相信古代的祖先們,也一定需要相同的準備期間與準備事項。

考量到這一層面,逃亡論若是被其他族群、同伴趕出原居住地才出航,可能無法有充足的期間準備,讓這個假設可行性大打折扣。當然,也是有可能沒有充分準備卻成功抵達島嶼,但就我們實驗的經驗來看,古代的航海沒有這麼簡單,可以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執行。若是在充分準備下被迫移居外地,也是不無可能,不過緊急逃亡的劇本,看來相當不切實際。

實際上,回顧台灣十八世紀至現代的歷史記錄,會發現因外來民族移入、部落族群糾紛、天災、傳染病等種種危機,原住民各族都曾多次遷移、移居,只是每個案例中,族群都是移居至台灣島內別處,沒有人逃至與那國島。人類群體在緊急避難時,都會盡可能地選擇前往已知、安全的地方避難。

還有另一個重點,如同第二章所述,要移居至琉球群島,必須跨越17座海峽,若每一次的航海都以逃亡論來解釋,恐怕並不妥當,我實在難以想像會有這麼多的男女在被迫、不願的情況下不斷跨越海洋。

另一方面,則有許多跨越海洋的佐證讓自主意願下進行的「積極論」更具真實性。此一時期不只琉球群島,朝鮮、對馬海峽、神津島,以及印尼、新幾內亞等地都有人類跨海航行,考量到這一層面,可以推測此時人們正積極地向海洋另一端發展。

不過,我也不會完全否定逃亡論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最初不得已離開大陸逃向島嶼,之後人們開始自主前往島嶼。只是要證明這樣的假說相當困難,若太過拘泥於這些設定,很可能反倒錯失了真正重要的問題—此一時期,西太平洋及世界各地的智人,已開始積極開拓海洋世界這片新天地,即便其中部份的移居是為了逃亡,他們具備前往鄰近島嶼的能力是無庸置疑的。這一批人類最古老的正式航海足跡,也影響了後世的大規模航海。

*作者海部陽介 (Yousuke KAIFU),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教授,人類進化學者,理學博士。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智人登陸日本:重現三萬年前海洋航程計畫》(允晨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