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兩岸學術交流逐漸恢復昔日熱絡景象,大陸各地涉台研究機構,紛紛舉行主題不一的研討會,邀請台灣學者登陸研商議題。不過,有對話也會有火花,曾經吃過「雙面人」大虧的北京,有意從「交朋友」的多重步伐中,篩選出真正有助於兩岸關係進展的交往對象。近期大陸國安部發布連續破獲千餘起台灣間諜竊密案件的消息,即為一例,在國安的最高前提下,如何對台做到「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成為了中國大陸對台工作的一大難題。
被暗指遭台官方「吸收」,藍營大咖學者拍桌震怒
《風傳媒》從兩岸消息人士口中得知,不久前一場在大陸對台研究重點大學登場的研討會上,由於雙方對兩岸關係看法出現了歧異,一名具有軍系背景的大陸學者,語帶嘲諷地向台方藍營大咖學者說道:「這樣你回台灣就可以寫報告了!」其言下之意,即暗指該名台灣學者有可能已被台灣官方所「吸收」。此話一出,令個性一向相當溫和的藍營大咖學者勃然大怒,不顧現場還有其他老師和學生,直接拍桌破口大罵,場面氣氛一度緊繃到極致。
消息人士說,出言不遜的大陸學者,事後向被針對的台灣學者道歉,令該風波暫告平息。不過,此事件卻突顯了近來兩岸學術交流的一個現實情況,即有越來越多的藍營學者赴陸意願大減,原因是近陸續傳出有親藍學者登陸時,被安全部門「請」到「小房間」盤問,甚至還有遭到扣留多日的情況。儘管許多事件未於媒體上曝光,但早已在藍營學者圈中流傳開來,從而形成了寒蟬效應。
中國大陸打擊「台獨頑固分子」並非新鮮事,最近國台辦網站還特別開闢了「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專欄,「台獨」兩字不只套上綠色,中間還有被劈裂的痕跡,反映出陸方對台獨「零容忍」的心理。然而,一向與大陸保持友好關係的藍營人士,何以也被陸方安全部門「盯上」,成為需要設防的對象?
藍營統派群體出現「雙面人」,北京為此加強防範
消息人士認為,之所以如此,跟北京在與藍營、統派人士交往經驗中,吃過「雙面人」的大虧有關。他舉例,此前有一位美國的「愛國僑領」,曾擔任當地和統組織的領袖,若有民進黨高官赴美轉機停留訪問,他還會動員群眾前往抗議,網上也流傳不少他與中共官員的合照。
陸方後來驚覺,此人竟是美國布下的間諜,藉由「愛國僑領」的身分,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以廣泛接觸中國各界人士,刺探搜集情報。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去(2023)年5月15日一審宣判,認定該人犯間諜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50萬元。
除此之外,消息人士舉出另一案例。一名曾經擔任親藍報紙主筆的學者,以研究大陸基層選舉為名赴陸進行田野調查,後來陸方發現他其實是在為台方蒐集資料,進而將他列為危害國家安全的罪犯而逮捕判刑。該學者還曾經在官媒央視露面,公開「認罪懺悔」。據了解,他雖然已刑滿出獄,但因有剝奪政治權利2年之附加刑期,人還無法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