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華爾街日報》每週三發送的中國洞察新聞簡報,該簡報由本報首席中國記者魏玲靈主筆,她在同事 Clarence Leong 的協助下與您分享她關於中美競爭動態的獨家解讀。)
幾十年來,中國國內普遍的樂觀情緒以及許多人秉持的「失敗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努力」的信念,共同推動了中國的經濟奇蹟。而現在,中國人越來越將自己經濟狀況上的不如意歸咎於他們認為的從根本上就不公平的體制。
這是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經濟學家羅斯高(Scott Rozelle)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社會學家懷默霆(Martin King Whyte)與他們的美國和中國同事最近發起的一系列調查中的一個重要發現。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這些調查是在去年分發給中國各地數萬名受訪者的。調查結果彰顯出人們對習近平經濟領導力的信心正在減弱,更寬泛一點說,他們對未來更加悲觀。
受訪者認為,人脈太過重要以及不能提供均等機會的不公平體制(這一體制從來都是偏向國有部門而非私營企業)是他們無法取得個人進展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許多人擔心,除非中國體制本身發生變化,否則無論他們多麼努力,都將停滯不前。
在2004年、2009年和2014年進行的前幾輪調查中(2014年的調查時值習近平2012年底上台後不久),受訪者經常將他們在生活中無法取得個人進展歸咎於自己所認為的不夠勤奮和能力不足。過去的調查也曾顯示,人們對未來抱有持續樂觀的態度。
然而,2023年的調查顯示出,整個中國社會的悲觀情緒正在加劇。與之前調查形成對比的是,2023年的受訪者認為,「社會秩序中一些與優秀品質無關的因素」是決定一個人貧富的相對更重要的因素。
2023年調查報告的作者指出,調查結果並未顯示出「社會火山」噴發的跡象。換句話說,這些結果並不表明出現了政治不穩定。
「但這些調查結果確實表明,領導層通過數十年的持續經濟成長和生活水準提高而贏得的功績合法性似乎開始動搖,」羅斯高和懷特表示。
換句話說,中共與中國民眾之間長期以來心照不宣的社會契約正在瓦解。隨著經濟成長放緩、企業收縮以及失業人數不斷增加,許多人已經意識到,他們不能一直指望共產黨帶來繁榮。事實上,他們已開始將自己面臨的一些困難歸咎於體制本身。
劇變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經濟放緩的確是痛苦的,不過仍可以忍受。處於較高社會經濟階層的一些人不得不從商務艙改坐經濟艙,還有人不得不放棄自己熱衷的品牌、購買更實惠的品牌。
但進一步深入觀察就會發現,這座社會火山即使沒有爆發,它的震顫也向中國領導人發出了許多警示信號。例如,悲觀情緒的加劇正在導致民營企業抑制投資,消費者節省開支。
更加悲觀的國民情緒,再加上永不停息的政治清洗,也讓各級政府官員對推進政策落實熱情不高。
對於幾十年來最強勢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來說,中國國民情緒的變化以一種消極抵抗的形式,對他各項旨在讓中國回歸社會主義根本的政策舉措構成了障礙。
其中最為人所知的計劃之一是「共同富裕」,概括來講就是呼籲更公平地分配財富。
從理論上講,這一共同富裕計劃可以消除2023年調查中人們所抱怨的經濟不平等現象。但到目前為止,這項行動導致政府加大對經濟的干預力度,以犧牲民營企業為代價加強了國有部門。
中國國內一些人對這個更廣泛的政策行動缺乏信心,他們在社交媒體上哀嘆,「共同富裕」可能會演變成「共同貧困」。
責任編輯:李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