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烏克蘭部長接連去職,俄烏停火已經不遠了?

2024-09-10 07:00

? 人氣

其實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為因應政治與軍事需求,俄烏雙方都進行過某種改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俄羅斯最大的一波,當然就是2024年5月防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去職。5月12日當晚,經濟學家貝洛索夫(Andrey Belousov)被委任為俄羅斯心防長,取代任職超過12年的蕭依古,後者則轉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取代擔任該職長達16年的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有鑑於蕭依古、帕特魯舍夫都是普京(Vladimir Putin)盟友,並且積極支持對烏戰爭,兩人的職位異動不免讓外界懷疑:「普京核心」是否還穩如泰山?

其實觀察俄羅斯當時的改組幅度與方向,前述問題的答案應為肯定。

首先,權力部門的關鍵人物多數留任,包括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內政部長科洛科利采夫(Vladimir Kolokoltsev)、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Anton Siluanov)和經濟發展部長列舍特尼科夫(Maxim Reshetnikov),且前述的帕特魯舍夫之子德米特里·帕特魯舍夫(Dmitry Patrushev),還被提拔為副總理。

而強力部門也大抵如此。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聯邦安全局局長博爾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v)、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國家近衛軍總司令佐洛托夫(Viktor Zolotov)、聯邦保護局局長科赫涅夫(Dmitry Kochnev)皆維持原職。而蕭依古雖被撤職,卻還是以轉任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的方式「軟著陸」,即便其盟友副防長伊萬諾夫(Timur Ivanov)等人持續落馬,蕭依古終究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而這也展現了普京政權的某種自我調控與生存韌性。其實撤換蕭依古的原因眾所周知,不外乎軍隊反腐,以及為戰爭之初的決策失誤、去年6月的瓦格納兵變負責。只是如前所述,蕭依古作為普京多年盟友、國家防長,其去留必然引發「普京核心受挑戰」的猜測,所以普京並沒有在2022年夏天撤換蕭依古、也沒有在2023年6月更換防長,而是選在俄羅斯已在烏克蘭戰線掌握主動、並且持續反攻的2024年5月進行改組,來最大程度緩衝陣前換將的不確定性。

同時,如果蕭依古轉任職位太低,也可能引發輿論對已卸任防長的批評、坐實俄軍過去一度表現不佳的現實,進而衝擊好不容易重建的軍隊威望,這點當然也是戰時大忌。因此蕭依古的轉任即便是降職,也需要被視作「榮譽離任」,所以除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外,蕭依古還被任命為普京在軍事工業委員會的副手、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的局長。種種安排,就是要讓這場失寵顯得相對優雅、甚至皆大歡喜。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35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