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美國民主黨在全國代表大會第4天,正式提名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與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Tim Walz)參選正副總統。賀錦麗與川普將於美東時間9月10日晚間9時(台北時間11日上午9時),在費城進行首場電視辯論,英國《衛報》分析,誰能展現「改變」、「清新」形象,就能佔上風。
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8月21日退選,為2024年美國大選再添波瀾。賀錦麗與華茲8月29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這是兩人首次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分受主流媒體訪問,採預錄播出形式,她讚揚拜登的智慧、責任感與決斷力,她兩度使用「翻開新篇章」(turn the page)和「前進新道路」(a new way forward)詞語。
賀錦麗選用這些詞語絕非偶然。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與謝納學院(Siena College)的最新民調,美國選民渴望改變,三分之二受訪者表示,下一任總統應當展現與拜登的顯著不同。民調結果顯示,僅有25%選民認為賀錦麗代表重大改變,56%選民認為她的方向與拜登政權相同的部分會更多。至於代表共和黨參選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有51%選民認為他能帶來改變,35%認為他將大致維持現狀。對於疲乏、分化的美國來說,誰能以清新且嶄新的形象包裝自己,或許就能贏得白宮大位。
副總統參選,在政績與政治包袱之間走鋼索
目前賀錦麗與川普選況膠著,不過民主黨堅信賀錦麗佔有優勢,全代會前代理主席布瑞吉爾(Donna Brazile)指出賀錦麗的競選展現了團結美國的訊息,認為這有助選情,「美國人不只在尋找新面孔,他們也在尋找新訊息。他們在尋找能夠弭平分歧,消除黨派隔閡的人選。」1836年以來,只有一位現任副總統成功贏得總統大選,就是1988年共和黨的小布希(George W. Bush)。落選的現任副總統則包括1960年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1968年的韓福瑞(Hubert Humphrey)和2000年的高爾(Al Gore)。由於柯林頓(Bill Clinton)在第二任期爆出性醜聞,高爾選擇與之保持距離,最後以些微差距輸掉選舉,由小布希勝選、繼任總統。
賀錦麗曾任參議員、地方檢察官和加州總檢察長,也是美國首位女性副總統和首位有色人種副總統。就像過往多數副總統一樣,賀錦麗在任職的前三年半期間鮮少成為焦點,而今年選戰剛開跑,她就被批評移民問題解決不力,個人辦公室氣氛欠佳等等。但6月27日拜登參加電視辯論表現不佳,之後他宣布退選並全力支持賀錦麗,賀錦麗這才躍上舞台中央,民主黨也鬆一口氣,熱心投入選戰。布瑞吉爾現為資深分析師,她指出賀錦麗的政見包括團結人民、確保每個人都能維持生計。「川普是過去的囚徒,她則是未來的先驅,這條訊息使選民認同她的價值觀,同時與川普的攻擊、詆毀策略分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