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數十年間,台灣社會部門對於社會發展而言越發重要,社會服務組織(Social Delivery Organizations)的數量穩步增長。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如透過立法及制定政策去增加有關社會服務組織的諮詢、合作和資助,其中包括實踐「社會採購」(Social procurement),即向社會部門採購產品和服務。
社會採購主要通過三種方式進行:首先,政府可聘請社會服務組織作為知識夥伴,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其次,這些組織亦可擔當服務提供者,如負責社區安老服務;再者,社會服務組織還可作為產品供應商,製作各類產品。政府積極推動社會採購不但能促進社會服務組織的成長與發展,還能提升公共服務的品質。根據亞洲公益事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Asian Philanthropy and Society,簡稱為CAPS)最近發表的政策簡報《採購向善:透視亞洲政府社會採購》,儘管台灣的社會採購活躍,相比起其他亞洲經濟體亦發展得更成熟,但仍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間。
根據CAPS 《好公益指數2024》(Doing Good Index)報告,台灣在社會採購領域表現優異。該指數每兩年發布一次,從政策法規、財稅政策、生態系統及政府採購四個面向來評估亞洲各地公益事業的發展情況。2024年,CAPS對來自17個亞洲經濟體的2,183家社會服務組織進行了問卷調查,並深度訪談了140位行業專家。調查結果顯示,平均67%的亞洲受訪社會服務組織認為他們在獲取政府採購案資訊方面遇到困難;相比之下,只有44%的台灣社會服務組織表示遇到同樣困難。此外,53%的台灣社會服務組織認為他們在取得採購合約方面遇到困難,這一比例顯著低於亞洲平均數的73%。
事實上,台灣政府多年來針對社會採購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優先採購、首選供應商名單、補助以及相關能力建設支持。這些政策不僅為社會服務組織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還促進了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為了進一步推動社會採購,政府設立了政府電子採購網,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採購系統,使得招投標信息獲取及合約管理變得更加便捷和透明。
儘管上述政策工具有其效益,台灣社會部門參與政府採購的障礙依然存在。首先是採購資訊缺口。CAPS的政策簡報依據《好公益指數2024》的調查結果和訪談23位專家所蒐集的資料,指出部分社會服務組織缺乏專責人員定期查看及跟進採購案,以及員工欠缺評估投標風險及進行電子投標的專業能力,難以掌握採購信息並付諸行動。尤其在無需公告程序的小額採購作業中,採購部門往往只邀請與自身已有合作關係的社會服務組織報價,新成立及經驗不足的組織則無法獲得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