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臥底調查:拿出六位數人民幣,「保證錄取」香港大學碩士班?

2024-09-20 10:00

? 人氣

曾在商學院任職的安妮說,她負責過的碩士課程「沒有百分百也有九成是內地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科方面,港府政策優先保障本地生的學額,規定了非本地生佔本地生的比例,但有關比例過去20年陸續放寬,從2004年的10%擴大至2008年的20%,2024年再倍增至40%。

People are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Hong Kong, on June 20, 2024. Tuition fees at Hong Kong universities are rising by about five to six percent annually 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
今年香港的大學進一步提高學費,授課式碩士課程學費高達數十萬港元,是學校重要的收入來源。

前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對BBC中文指出,港府多年來推動「教育產業化」,希望成為「國際教育樞紐」。「大學需要玩排名遊戲,國際化是其中一項評分指標,他們將內地生歸入國際生,不知內情的人會覺得很厲害。」

值得留意的是,內地生入讀授課式課程不獲公帑資助,須支付全額學費,本科為每年14萬港元至18萬港元,較本地生學費貴三四倍,碩士課程學費更可達數十萬港元,成為香港大學重要的收入來源。

鍾劍華說很多研究生課程,學院找一位知名教職員擔任課程主任,但實際上大部份學科都是聘請外面的人兼職授課,成本很低。「部門也不會太仔細去管理,總之收夠學生、有人上課、有人教書,順順利利過渡,就各取所需。」

商學院行政職員呂先生也形容這「根本是一盤生意」,越來越多課程為大陸學生量身定做,用普通話教學,教授、學生、行政職員都是大陸人,當學校變成「學店」,學校與學生的關係也變質。「尤其是讀中文授課的工商管理碩士(MBA)那些,很多本身是大陸某些大企業的高層,學校不把他們視作學生,而是當成顧客、貴賓去服侍他們。」

他認為在「明買明賣」的扭曲關係下,有些課程沒有嚴查學歷的誘因。「能夠收生、賺到學費是最重要,學歷真偽和誠信就未必是收生時的第一考慮,不排除有時就算文件不齊全也會『收了再算』。」

阻嚇力足夠嗎

CUHK
 

這次港大假學歷風波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全港各間大學都開始嚴查學歷,但成效如何?

BBC中文向八大查詢打假數目及報警宗數,只有教育大學表示已就一宗個案報警,其他院校均未有交代具體數字,僅重申校方重視誠信、會處罰假學歷個案及有既定程序等。警方也回覆指,沒有劃一統計全港涉及假學歷的案件總數。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已知案件包括兩名港大及一名教育大學內地生被捕,涉嫌「行使虛假文書」、「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為取得入境證而安排作出虛假陳述」等罪名,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入獄10年至14年。

部分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其中一名24歲內地女子吳霖薈,被指向港大職員訛稱從美國康乃爾大學數學系畢業,以入讀金融碩士課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