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日立法院新會期開議,藍白及聯手擋下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並將其退回程序委員會。
在thread及臉書等社群平台,看到很多的網友甚至綠營民代在指責或帶風向說「藍白擋下了一整年的預算」、「社福支出一起被擋了」、「明年的補助不能發了」、「去找藍白算帳」等等。
先不論說這些預算被退,是不是就再也沒有再次審議的機會了,來談談現在的結果,真的如輿論所說,是藍白要負上所有責任嗎?
在某些論述上,藍白似乎要擔任扶持政府、支持執政黨的角色,若有任何反對民進黨政府的行動及發言,任何的監督及制衡都被泛綠支持者視為是毀壞國家及社會、裡應外合的元兇,但試問,該遞出橄欖枝、掌握主動權的,不是掌握行政權的民進黨政府嗎?
現在的狀況下,臺灣面臨的是分立政府或少數政府,在2008年後是首見,不過我國在2000~2008年的陳水扁時代,其實也是分立政府,議案在程序委員會議事運作中遭到刪除或緩列的情形,也相對於過去的一致政府層出不窮。
事實上,之所以會產生分立政府或少數政府,本就是選舉的結果並不如執政黨的意,且往往是因為得益於選制或是政黨間妥協狀況下才拿到權力的,並非在選票或議會席次上為多數,也正是因為如此,應該要尋求其他政黨的支持或合作才能真正獲得正當性。而比起抽象的正當性,具象的效果則是在人事案、預算案及法律案上降低被阻撓的可能性。這樣的制度設計其實就是為了讓行政方想方設法,透過政策及人事上的交換與妥協,讓預算、人事以及執政黨提出的法案能夠在在野黨不阻擋的狀態下通過。
因為既然執政黨的政府是少數政府,即代表民意可能不全然是支持執政黨的,勢必得要讓在野黨掌握部分權力,如此才有正當性。
在法國的案例中,「左右共治」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在上個世紀的法國分別發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左派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任命右派席哈克(Jacques Chirac)為總理;第二次是為左派密特朗任命右派巴拉杜(Édouard Balladur)為總理;第三次則是右派席哈克任命左派喬斯班(Lionel Jospin)為總理。雖然法國並不具有閣揆同意權的機制,即任命總理須經過國會同意的制度,但基於認知到當下為分立政府、尊重國會民意,並確保政府的人事提名、預算及運作順利並避免多數黨倒閣,法國建立了這樣的憲政慣例來確保國家運作順利。
即便「左右共治」的傳統在近年可能被打破,但若以今年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解散國會後,法國國會重新進行選舉,左派的新人民陣線(NPF)為最大黨;馬克宏的中間派為第二大黨;極右派的國民聯盟(RN)為第三大黨;傳統的右派共和黨(LR)為首的聯盟為第四大黨。在選後,馬克宏任命了來自共和黨的巴尼耶(Michel Barnier),而非任命來自最大黨的左派或是自身所屬的中間派成員為總理,一來是為了防止國會最大黨掌握行政權,使得自身被架空,再來也是避免任命自身政黨成員並組成少數政府後,後續可能產生的倒閣或其他政黨的杯葛。因為任命右派當總理,一來是有與在野黨共享權力,且相對於左派或中間派,來自右派的總理也讓第三大黨的極右派能接受,再來也避免了若任命極右派當總理可能產生的爭議問題。因此,也不能說這樣的決策打破了「左右共治」的精神,過去的法國往往是傳統的左右派兩大政黨才能取得國會的多數,如今未有政黨能過半、多元化甚至破碎化的國會,執政黨在面臨未取得國會多數的狀況時,一樣有與在野黨分享權力的方法,並非完全的大權獨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