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碳費審議委員會作出碳費開徵費率應為 300-500 元決議,可推估碳費收入未來至少是數百億之譜。現在環境部年度總預算僅近百億、溫室氣體管理基金年度預算約為 4-6 億元,面對總數可能超過 300-400 億的碳費收入,環境部恐難以單獨執行。
不過,中央政府早已著手整合減碳工作,並有《2050 淨零排放路徑》的 12 項關鍵戰略作為政策指引。總統府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配合行政院國發會、永續會,以及環境部新成立的「綠色戰略辦公室」,一連串組織再造,讓環境部不會有獨木難支的問題。
比較可能產生問題的,將會是業務單位的本位主義。在地方、社區、園區層級,百億級的溫管基金無異於天降橫財,每個單位都可以嘗試用輔導、教育名義寫計畫請託,藉此彌補原本的資源短缺,或是借花獻佛做順水人情。然而不同計畫的重要程度有別,越是眾聲喧嘩,越應該堅守原則。
即使能夠協調不同單位的需求,由於實體排放源散佈各地,政府有必要考量淨零工作的地緣性。若能將資源先集中後零散地投放,就能更高效率執行高碳排工業聚落的減碳項目。中央在考量各單位呈遞的業務計畫時,同樣應該秉持原則,將資源優先用在刀口上。
高雄作為淨零路徑的重要實踐場域
作為台灣最重要的工業重鎮,高雄的碳排放量在全國名列前茅。這裡集中了鋼鐵、石化等高耗能、高碳排的產業,因此將碳費收入的一部分優先投入到高雄的減碳項目中是最合理的選擇。高雄的產業結構和能源需求,使得其在全國碳排放總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減少這些重工業區的碳排放,不僅有助於台灣整體碳排放目標的實現,也能為企業提供更大的淨零轉型緩衝。
同樣不能忽視的,還有國際市場對碳排放標準的日益嚴格要求。隨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實施,製造業若不加強減碳努力,將無法承受國際競爭的壓力,特別是在鋼鐵、石化等行業中,進行產業升級和碳排減量已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適合溫管基金投資的具體案例,在高雄也很容易找到。例如中鋼公司及工研院已在小港區建立全國首座「鋼化聯產」先導工場,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工研院與中鋼共同驗證的三項技術,包括:二氧化碳捕獲純化系統、自主觸媒與製程轉化化學品系統、電解水產氫系統。中鋼與長春石化不僅受惠於新應用的減碳成效,先導工場累積的資料,亦有助於未來新技術的普及與突破,溫管基金如能挹注後續計畫,對重工業淨零轉型如虎添翼。
鋼化聯產、碳捕捉與儲存(CCS)技術的應用,或是再生能源與韌性電網的建置,都具有強烈的地緣性。如果前述減碳技術使用的設施彼此距離太遠,即使是較低碳排量的新技術,也會因為運輸耗損產生出新的碳排放,反而不利於淨零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