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今天發表的國慶演說被認為是兩岸關係的風向球,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日本時報》與半島電視台等外媒都以顯著篇幅加以報導。多名學者認為,賴清德就算放軟身段,北京最近還是會舉行軍演反制。
賴清德今年的國慶演說第一時間獲得多家外媒報導,包括《華盛頓郵報》的「台灣總統表示北京無權代表台北」、英國《金融時報》的「台灣總統呼籲中國踐行保護和平的責任」、路透的「賴清德表示,中國不能代表台灣,應與台北共同面對全球挑戰」、《日本時報》與半島電視台的「台灣總統誓言抵抗併吞」。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與蔡英文前總統相比,賴清德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承諾維護台灣的自治地位、堅持抵抗併吞或者對台灣主權的侵犯。不過賴清德也承諾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現狀」,承諾與北京在氣候變遷、對抗傳染病及維護區域安全等議題合作。
BBC稱,賴清德總統過去幾個月的演講被一部分人認為具有挑釁意味,不過賴清德日前對賓客表示,他的國慶演講將「不會有驚喜」,也不會再激怒北京。在政大政治系任教的南樂(Lev Nachman)對BBC表示,賴清德的國慶演說與他最近的演講相比要溫和得多,「讓中國可以用來對付他的彈藥少了很多」。但南樂也表示,北京仍會找理由來仇視這篇演講,未來幾天也可能舉行軍演來做出強烈反應。
南樂也對《華盛頓郵報》表示,對賴清德來說,這場演講出人意料的務實。南樂說:「以我們對他的認識,尤其是當他談到中國時,會顯得更咄咄逼人薄。但這次演講,我們並沒有感受到他的咄咄逼人」、「這意味著在關鍵時刻,賴清德知道如何控制自己。」南樂還說,他認為這場演講與蔡英文政府的延續性多於分歧。
賴清德過去被視為具有挑釁意味的演說包括「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眾的祖國」,也包括「中國要併吞台灣其實不是為了領土的完整,否則為什麼不拿回在清朝璦琿條約割讓給俄羅斯的土地」。BBC指出,許多政治觀察家認為,賴清德直到目前為止的公開言論比蔡英文走得更遠,蔡在公開演說時要謹慎得多。
《華盛頓郵報》則認為,賴清德就任總統以來,對於台灣地位問題不斷測試極限,導致北京方面的激烈譴俄。各界正密切關注中國未來幾天是否會在台灣周圍發動「聯合利劍-2024B」軍演,不過白宮9日表示,北京若這麼做是 「沒有理由的」,一位美方官員10日匿名對《華盛頓郵報》表示:「北京越來越多地利用就職典禮等活動作為施加軍事壓力的藉口,我們認為,沒有理由如此利用例行慶典,而且這類強迫行動會破壞兩岸的和平與穩定。」
東吳大學的助理教授陳方隅對《日本時報》表示,賴清德的國慶演說與5月份的就職演說相比「語調較軟」,但他也認為這項變化不太可能安撫北京,北京仍會對他提及中華民國歷史感到憤怒,「因為這顯示賴清德正在堅持對歷史敘述的控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0日表示,賴清德的講話蓄意割裂兩岸歷史聯結,重彈「互不隸屬」、「堅持主權」等論調,變換花樣販賣台獨謬論,再次暴露其冥頑不化的台獨立場和為謀取政治私利,不惜推高台海緊張局勢的險惡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