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是著名的「整形大國」,因為擁有佼好的面貌被認為更容易受到歡迎。《日經亞洲》指出,除了臉部整形或是身材的調整,韓國社會普遍認為「高個子更有可能成功」,這讓許多韓國父母為了孩子長高,追求賀爾蒙療法、營養補充劑等手段。但父母對孩子身高的執著,也讓政府開始嚴打不實廣告。
南韓蔚山市一位母親對《日經》表示,她希望國小六年級的兒子盡可能長高,所以未來三年非常重要。因為孩子的爸比較矮,家人一再告訴她懷孕時要吃得好,才能生出高個子。她與其他媽媽相互交流孩子最佳睡眠時程與高蛋白食譜,這位媽媽說:「我擔心他長不高,我也會永遠受到責備。」
這位蔚山媽媽並不是韓國母親的特例,因為只要走進韓國的藥局或小兒科診所,很容易看到琳瑯滿目的「長高營養劑」廣告;因為跳躍被認為可以刺激骨骼生長,籃球和排球在韓國校園大受歡迎。南韓學齡兒童的平均身高,確實在最近十年依不同年齡段增加了2到7公分()以國中男生為例,2023年的平均身高就比10年前高了7.4公分)。但是過分重視孩子的身高,也讓人擔憂南韓社會是不是有些走火入魔。
另一種流行的長高選擇是注射賀爾蒙,被診斷患有生長障礙的未成年人可以由健保支付治療費用。但許多沒有被診斷生長障礙者,父母也會自掏腰包給孩子每天打針,打一劑花費大約10萬韓元(約合2400元新台幣)。前述那名蔚山媽媽表示:「我不知道這種做法在醫學上是否有效,其實我們也半信半疑,但我們也不敢不試。」
除了各種補品、荷爾蒙治療,預測成年後身高的檢查也變得非常流行。首爾一位母親說,她花了整整一年才等到預約,因為她小學三年級的女兒說想變得跟YouTube上看到的K-Pop 偶像一樣高。這種預測身高的檢查要價3萬韓元,包括手臂、腿部X光檢查與生長板檢查。當醫生說孩子應該會長到平均身高時,母女倆都鬆了一口氣。這位首爾媽媽說:「如果你是矮個子,你就不會有信心,我不希望她因為外表感到壓力。」
《日經亞洲》指出,韓國社會對身高的擔憂,一部分來自過去求職時常見的身高限制。直到 2007年,韓國男性至少需要167公分、女性則是157公分才能當警察;直到2014年,大韓航空也要求空姐至少要有162公分。即使是現在,如果男性沒有達到一定的身高,連當兵的資格也沒有。首爾一名49歲的男性表示:「人們過去常說,如果你不夠高,你甚至連兵都不能當」、「我做學生時就是因為太矮被欺負,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安全感。」
由於韓國父母太過重視身高,韓國的食品藥物安全部今年3月就查出259件與兒童身高相關的不實廣告。2023年8月,大田市公布韓國第一部兒童身高的補貼條例,甚至編列了37億韓元(約新台幣8824萬元)用於支付小學生與身高相關的測試。也有家長和學校批評該條例鼓勵「外表勝於一切」的思維,但這項條例仍然以促進兒童健康的名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