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雲密布的1953年,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不屈之島─八十年來美中夾縫中的臺灣》選摘

2024-10-20 05:10

? 人氣

美台關係半世紀以來隨著國際局勢變遷不斷變化。(合成圖)

美台關係半世紀以來隨著國際局勢變遷不斷變化。(合成圖)

杜魯門在一九五三年卸任,臺灣海峽正式中立化。韓戰爆發時,他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其任務是既嚇阻、又保護在中國的共產黨部隊。它的用意是要阻止共軍進攻國民黨;但它也要制止蔣介石試圖對大陸發動攻擊。艾森豪就任後決定改變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共產黨在全世界陰謀作亂,怎麼能放縱他們?美國在臺灣海峽保護中國共產黨,另一方面又在朝鮮半島和他們作戰,豈不荒謬?美方態度強硬的部分原因,出自總統本人的信念:對付敵人就不能出手太輕。部分原因則是精明地認識到現在在美國政界,反共才是王道。麥卡錫(Joseph McCarthy)已使得美國政壇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任何一位總統希望被人當做是對共產主義軟弱,或是對中國軟弱。即使到現在,我們也很難了解麥卡錫為什麼能夠讓美國政客覺得共產主義如此恐怖。他大膽指控眾所景仰的馬歇爾同情共產主義。麥卡錫質問:要不然你要怎麼解釋馬歇爾出使中國調處失敗?

一般人期待艾森豪會為馬歇爾辯護,但即使這位美國總統是貨真價實的二戰英雄,也避免和麥卡錫衝突。全美國反共狂熱的力量太過強大。美國的對中政策必須反映出反共立場。因此,艾森豪總統在他第一次到國會演講時宣布,第七艦隊「不再用來庇護共產中國」。他很快又向聽眾擔保,這並不代表「我方有任何侵略意圖」。

但是,杜魯門的中立化政策(兼顧到保護共產黨及嚇阻共產黨)就此壽終正寢。

這是政策上的重大轉變, 其他國家也很快就有所回應。印度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回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要求在聯合國全面討論它。英國事先已被美方打過招呼,可是它又與中國有外交關係,也抱怨這是「不幸的政治反彈」。但他們是被告知,不是被徵詢意見。美國政策已經正式改變。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Anthony Eden)所能做的就是提醒國會各位議員,艾森豪保證美國沒有「侵略意圖」。然而,艾森豪保證沒有「侵略意圖」是一回事;要讓他政府的其他成員,更不用說蔣介石也同樣做到,可又是另一回事。就連在艾森豪還沒改變政策之前,國民黨就已經自己針對中共部隊發動「突擊」了。這讓英國人深感困擾,因為他們堅信和中國來往的最佳路線是中立。美國既然不再庇護中共,國民政府就有更大的行動空間,美國國內主張對中國應採取更強硬路線的建制派人士也可以放手作為。

一九五三年二月五日,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MAAG)團長威廉‧蔡斯將軍(William Chase)致函中華民國國軍參謀總長周至柔將軍。蔡斯一開頭就提醒周至柔,「沒跟我諮商之前,請勿針對共產黨駐守地區發動任何重大攻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