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梅專文:從不停止學習的華裔政治人物張曼君

2024-10-27 07:00

? 人氣

高中畢業時,張曼君被學校指定代表畢業生致謝詞,雖然當時對領導者地位Leadership不是很清楚,但她相信年輕時的競選模範生活動及上台致詞的生活經驗,在她的潛意識裡已經有「為眾人服務」的志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參選模範生的過程,更是讓她學到「成功人士除了懂得用人之道,平日隨時關心別人,幫助弱勢伸張正義並存感恩之心是不可忽略的。」她相信「「成功」絕不是靠個人的力量,而是有個彼此信任、相互依賴的團隊。 

氣度非凡的父親張蓀甫,從軍職到從政的言行風範,是她學習的榜樣,母親鄧蘇齡不但是全家的精神支柱,更是父親背後堅強的後盾;一條政治之路彷彿就在她視線的前方。   

張曼君相信失敗和成功的背後有一定的原因;包括出生的個性。她引申美國華府國防部次長朱立民演講提到的“領導“「當大家站在同一排時,需有勇者先向前跨出第一步,帶領大家堅定持續向前,不畏挑戰。首先站出去的定是被攻擊首要目標,而不怕被任何槍彈攻擊有勇氣承擔一切的人,就是一位領導者。」

她還發現「演講是領導者的必備能力。」    

耀眼的學歷與教書生涯

自中國文化大學獲得英國文學學士學位後,張曼君被美國南加大USC錄取,1974年取得南加州大學特殊教育碩士。接著又取得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英文與教育學士及加州教師執照。

在職場工作多年之後、屆滿美國退休年齡的張曼君重回母校進修,並於2012年榮獲南加大教育學博士學位,當時是該校博士學位最年長的畢業生。

當她穿上博士學位禮服的那一霎那,內心有難以言喻的激動,她說:「攻讀博士學位不是為了名聲,純粹是學無止境。」

張曼君於2012年榮獲南加大教育博士學位。(張曼君提供)
張曼君於2012年榮獲南加大教育博士學位。(張曼君提供)

21歲來美國留學,她就像許多留學生一樣,打工賺錢繳學費,經歷留學生的艱困辛酸。她堅持學習、相信仁德能彰顯能力並成大事的信念,最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南加大碩士學位,並且克服了語言及文化障礙,進入主流社會。

在南加大就讀時,張曼君並沒有多餘的錢,因此課後就在圖書館整理圖書,及學校餐廳端盤子賺取生活費。當時的餐廳經理給她的餐桌很少,而侍者所賺是靠餐桌及小費決定收入多少。

她不但沒生氣反而主動收拾餐桌,及清洗成堆在水槽旁的髒油盤子、碗刀叉等餐具。當經理知道清洗不是她份內的工作,而無怨言主動幫忙,他馬上給眼前的這位東方女子多餐桌。(相關報導:王育梅專文:亂世中的愛情─簡娥與潘欽信(3~1)更多文章

張曼君從這件事學到不要先低估自己或是抱怨別人,學習努力做事定會被肯定的。留學生涯的經歷,她遇到過新移民在異國生存的艱難,覺得整日抱怨被歧視不如努力工作與學習,以聰慧的技巧讓對方心服口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