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凱專欄:孔子也搞台獨?你好大我好怕!

2024-10-28 06:10

? 人氣

已故作家陳映真曾批判台灣社會瀰漫著「不以荒謬為荒謬的荒謬」,一臉正經的鬼扯歷史,在台灣早已見怪不怪,並非起源於賴總統,更是藍綠共業。台灣光復後,由民間發起籌設的桃園忠烈祠,祭祀多位抗日先烈;結果今天卻被用「桃園神社」的外衣覆蓋上去,遊客穿著和服、浴衣到現場求御守。這可不是什麼多元文化、文化共榮,而是對這塊土地歷史與前輩的蔑視和踐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南孔廟的濫殤,乃由明鄭參軍陳永華倡議興建,歷史悠久,府城台南可說是全台灣「最中國」的地方。不過,奉明正朔的鄭氏王朝,在今天也被戴上了一頂台獨的帽子,硬生生將之解讀為與中國「互不隸屬」的「另一個國家」。而過往府城熱烈慶祝的鄭成功誕辰,至今則被荷蘭人的「建城」紀念所取代。一個「最中國」的文化寶地,被執政首長「翻盤」為「台灣京都」,連全台唯一的慰安婦銅像也容不下,因所謂的「土地問題」,被「請」入暗無天日的倉庫之中。

桃園神社原為桃園忠烈祠,主祀鄭成功,抗日志士亦入祀其中。圖為桃園神社舉辦的跨年活動。(取自桃園神社_昭和拾參臉書)
桃園神社原為桃園忠烈祠,主祀鄭成功,抗日志士亦入祀其中。圖為桃園神社舉辦的跨年活動。(取自桃園神社_昭和拾參臉書)

孔廟歷史見證了兩岸「擁抱」,當然是台獨工作者眼中釘

筆者家族自清康熙42(1703)年東渡台灣,開台始祖士箱公及其子嗣即投入台灣府學文廟整建工作,名列於清康熙59(1720)年的《重建府學大成殿記》。現在到台南孔廟仍可見該碑文,史學家尹章義教授曾言,筆者家族史跡見證了「科考和出仕,使得張家與晉江、閩南、福建、整個中國擁抱在一起」,當然也是台灣移民史的一個縮影。

可以想見,正是由於這層歷史意義,曾在著作作者介紹自稱為「介於野百合世代與太陽花世代之間的台灣獨立運動者」的孔廟基金會執行長,才會想方設法透過孔廟用「台獨包圍中國」,完全迎合了當道的政治胃口。

孔廟在2011年賴清德市長任內,將其改制為財團法人台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許多重要文物無法被妥善保存,包括《重建府學大成殿記》石碑,也只能默默地任由日曬雨淋而逐漸風化模糊。無論是「台獨工作者」還是「台獨運動者」,在其眼中,「全台首學」哪裡比得上「林百貨」重要,更是必須巧妙又悄聲「包圍」、「摧毀」,進而「瓦解」的對象。

今日之台灣,就像是孔子生處的「禮崩樂壞」時代,孔子說的「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早已是台灣對待自身歷史的日常,「台獨」四處「寄生」。賴和、蔣渭水、鍾浩東先後被「台獨」,連至聖先師孔子也難逃「獨」手。台獨所掌握的政治權力與話語權,已到了當年「野草莓」口號「你好大我好怕」的境地,卻還以「賤民」的「受害者」身分自居,真是「食人夠夠」。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鈞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