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服勤同意」喊停,「學徒出陣」恐慌?

2024-10-18 07:20

? 人氣

學校發給高中生「青年服勤同意書」,外界質疑是否因兩岸關係緊張,疑似要動員學生參戰。圖為總統賴清德6月28日前往台中成功嶺視導「新兵入伍訓練」。(資料照,顏麟宇攝)

學校發給高中生「青年服勤同意書」,外界質疑是否因兩岸關係緊張,疑似要動員學生參戰。圖為總統賴清德6月28日前往台中成功嶺視導「新兵入伍訓練」。(資料照,顏麟宇攝)

一紙高中學生「青年服勤同意書」捲起千堆雪,民進黨政府恐怕始料未及。儘管教育部17日宣布,即日起停止使用同意書,後續將調整修正「學校青年服勤動員準備分類計畫」,但止不住社會上已蔓延開來的動員參戰,乃至於「學徒出陣」恐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青年服勤與戰事無關?教育部的澄清反而露了口風

為了撇清該同意書與戰事無關,教育部長鄭英耀澄清,其主要用意在於讓有能力的高中生協助救災後勤支援,例如扶助老弱等等。但鄭英耀還不忘補充一句,「全民國防,人人有責」。其首鼠兩端的態度,反映了當前政府的心口不一,既已鐵了心要推備戰動員,嘴巴上還是要透過「民力」、「韌性」、「災後支援」等說詞做為包裝,以安撫民心。

教育部把「青年服勤同意書」的出現,導向了《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之規範。不過,攤開該法,第15條明定「為確保動員實施階段獲得所需人力」,主管機關應對學校青年動員服勤進行規劃。而什麼是「動員實施階段」呢?該法第2條有清楚定義:「指戰事發生或將發生或緊急危難時,總統依憲法發布緊急命令,實施全國動員或局部動員時期。」換言之,教育部的解釋,反而是越描越黑、提油救火,露了「青年服勤」與「戰事發生」脫不了干係的口風。

一張同意書,為何會讓社會不自覺將之與台海戰爭升溫聯想在一起?事出必有因。時間拉回到9月26日,賴清德總統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在會中簡報指出,未來預計培訓40萬「可恃民力」。賴總統更明言,全社會防衛韌性目標之一就是「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

賴清德總統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總統府官網)
賴清德總統9月26日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未來預計培訓40萬可恃民力。(總統府提供)

那麼「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的40萬「可恃民力」又從哪裡來?這是社會大眾心中對政府極大的困惑所在。難道要靠「黑熊學院」?還是各地信仰中心的宮廟系統也難以脫身?畢竟更早之前,即有公文流出,要將預屯彈藥存放於宮廟等民間設施。「藏彈於民」是否就意味著「戰爭近了」,現在連高中學生都難逃動員命運,台灣百姓的疑慮絕非空穴來風,乃此涉及安身立命之大事,沒有人會等閒視之。

社會的疑問:「勇武派」官員及其子女會上戰場嗎

眾人好奇的是,在官方激進的兩岸路線上,倘若真的點燃戰爭引信,天天在政治舞台上宣揚「抗中保台」的「勇武派」官員們,會像蘇貞昌前院長所言一樣,「拿起掃把與中國周旋到底」?還是腳底早已抹油,搭上飛機,拍拍屁股,一溜了之?

民眾黨立委張啟楷7日曾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國防部長顧立雄,賴清德總統在美國的兒子,以及顧立雄的兩個孩子,是否會參與進40萬民力訓練之中?顧立雄稱針對前者「並不清楚」,而後者「那就要看他們有沒有能夠被召入民防系統行列裡面去」。其模棱兩可的回答,事實上更加深了台灣人民對於可能「上戰場」的憤怒與憂慮,無奈與無力的相對剝奪感與日俱增。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