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所有主流民調公司的沙盤推演,這次美國大選兩位候選人的支持度空前接近,在全國層面幾乎不分軒輊,或平均賀錦麗(Kamala Harris)有1%的優勢,扣除了統計學上的誤差,依然是「too close to call」。至於在七個關鍵州,同樣是非常膠著。然而,當我們與身在美國的朋友討論,或與美國政界人士私下求證,認為川普(Donald Trump)將勝出選舉的聲音越來越強,這與「以數字說話」的分析可謂背道而馳,肯定會成為選舉研究中的經典案例。我們沒有水晶球,不會作出預測,但為何「最後階段許多人預測川普獲勝」這個現象本身,已經很值得探討。我簡單綜合出十一大理據:
1. 正如我們多次分析(參考近日其他文章),過往經驗顯示民調傾向低估川普,因為川普的支持者往往不信任民調機構和媒體,也有許多對外強調自己「政治正確」的選民會「不好意思」透露支持川普,只會在投票時勇於表態,這就是所謂的「害羞的川粉」。因此,當民調顯示不相上下時,其實可以假定川普領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