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終於要一翻兩瞪眼了,此時猜測結果恐怕眼鏡片不保,但無論如何,川普能不能當選肯定是舉世關心的焦點。結果若是川普當選,世界各國對之固然滿懷不確定感,美國人對川普看法也兩極。但換個角度看,儘管他是那樣粗魯無禮,他的訴求卻能打動一半美國人的心。
川普的主要訴求是「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而他提出的方法最「動人」者,則聚焦在稅務:對外加稅,對內減稅。對外加稅不只對中國,也不只對幫助中國洗產地的那些國家如墨西哥,甚至擴及歐洲盟友,最近更露骨的說出:「失去美元地位等同於美國戰敗」這是針對金磚國家持續推動本幣結算/降低美元比率而發。
美帝國的兩大支柱:美軍與美元,而美軍必賴美元強大支撐其強大,但是這二者近年都面對挑戰。
時空迥異但本質相似的是明朝崇禎年間:
關外的女真族(後金/清)對大明王朝構成了強烈壓力,明軍自薩爾滸之戰後完全處於守勢,為了供應日益增加的對遼東軍事支出,朝廷開徵「遼餉」;繼而,由於天災製造的饑民成為流民,加上遭裁撤的驛卒(為了減少政府支出)與流民結合作亂,由陝北而山西而河南成為流寇,朝廷為官軍剿寇行動而開徵「剿餉」;再由於對外軍事失利、對內流寇愈剿愈盛,開徵「練餉」。以上史稱「明末三餉」,史家多有指出,三餉是導致明朝崩潰的主因。
美國今天的情況,時空完全不同,但面對內外交迫卻相同,美軍仍然強大但負擔愈來愈重則相同,美國人生活仍然富裕但人民對物價上漲不滿,對貧富差距的不滿尤甚。
以臺灣海峽為例,從前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時何等氣焰,如今只能偶爾意思意思,還要北約盟國出個軍艦幫忙意思意思,川普上個任期就說要北約盟友負擔更多經費,事實上反映了美軍成為美國政府重大負擔的一面。而烏克蘭戰爭和以色列又是兩個極端情況:烏克蘭沒有戰勝的可能性,一味依賴美國,但成功的牽制並消耗了俄羅斯,卻成為一個泥淖,也是一個錢坑;以色列不必美軍幫忙,但納坦雅胡完全不受節制,眼前的麻煩還只有伊朗,就怕一旦惹翻所有阿拉伯國家,美國將被捲入一個更大的泥淖和錢坑。
另一方面,美國國內民眾對經濟不滿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元的購買力下降,美國不再能夠肆意用美元到世界上攫取物資回國,讓美國人享受物美價廉的生活。
拜登政府對以上情況可說捉襟見肘,而川普提出的方法則是對外加徵關稅,對內針對他的目標選民減稅——小費免稅、社會福利(退休年金)免稅、加班費免稅。課外國的稅貼補美國納稅人,這是如意算盤。
然而,對外加徵關稅實際上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也就是物價更高/通膨更甚,易言之,服務業基層、退休族、勞工因為免稅而省下的錢,將又付出給更貴的生活物價。
問題根本還在貧富不均,可是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卻不容美國政府大肆徵收富人稅,而數位科技日新月異又使得財富分配更不平均。
結論,川普的主張或許可以為他爭得足夠(或不夠)選票,(若他當選)美國政府或許得以維持一段時間的神氣,但卻並非長久之計。
(本文截稿時還有48小時才投票結束,刊出時還有27小時)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