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法潮》當律師不再是金飯碗─什麼原因讓律師淪為詐騙集團共犯?

2024-11-20 06:00

? 人氣

名額大幅開放 律師不再是金飯碗

但到了2024年的現今,律師的榮景不再,「金飯碗」的光環早已今非昔比。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1年,為了增加律師背景的多元性,考選部大幅變革考試制度,放寬錄取名額,錄取率突破10%。往後連續7年,每年約有近千位律師投入市場,總人數成長近40%,但整體訴訟案量卻沒有跟上律師人數急遽增長的腳步,成長率僅

10%。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市場逐漸飽和,甚至出現了「流浪律師」的現象──意即擁有律師資格,但卻接不到案源的律師。

律師人數增加,即便是如王惠光、魏千峯兩位在業界相當資深的律師,也坦言業務量受到不小的影響,「現在勞工法律師愈來愈多,我也會要跟我的學生、徒弟一起競爭案源。」魏千峯律師表示。

台北律師公會新進律師委員會主委暨品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俐,就是在律師名額首次放寬的2011年應考,並於2013年考上律師。

她回憶,當時考生們對於錄取率提升雖然大多感到高興,但她卻隱隱有著擔憂,「過去每年律師錄取人數約600人上下,其實我們的心情有點像在排隊,只要多考幾年、準備得更加充分之後,自然就會考上。名額放寬之後,雖然比預期中更早考上律師,但同時考上的人較以往更多,未來就業環境勢必會更加競爭。」

社群網路時代來臨 改變律師職涯生態與環境

黃俐律師的擔憂並非多慮,在2011年之後,流浪律師、律師降價搶案子的現象時有所聞,律師的職涯環境正在劇烈改變中。

改變的原因不僅僅是律師名額放寬,還有2010年之後,嶄新的社群網路時代的來臨。

在過去,大多數律師職涯皆循著以下歷程行進:考取律師資格、接受為期5個月的實習、至律師事務所擔任受僱律師2~4年、自行開業主持律師事務所。

其中擔任受僱律師階段,是許多新進律師在正式踏入律師界後,累積實務經驗與建立各種社團人脈的重要時期。

但在各種社群網路媒體管道興盛的現代裡,這種循序漸進的律師職涯已逐漸開始轉變。

「現在自媒體發達,人人都可以在網路社群上經營行銷自己。不少年輕律師會認為,透過網路,全台民眾都可以是我的客戶。」黃俐律師表示。

不同於傳統律師藉由參與各種社團,經營實際人脈拓展業務的方式,新世代年輕律師將業務主力放在網路,經營FB粉絲頁、IG、Thread等社群平台,以貼近當下世代的社群語言與網友互動,拍攝法律短影片、撰寫法律知識文章、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藉此累積名氣與曝光度,成為律師界的KOL。

黃俐律師表示,網路的聲量與粉絲數,能否轉換為實際案源,以及效益如何,有待專家進一步觀察與研究,但新興社群網路崛起,的確改變了律師傳統的職涯歷程與環境,執業模式逐漸多元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