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Donald Trump)宣布當選為美國第47任總統後的幾個小時內,Google上「4B運動」的搜尋量就開始飆升。這場源自南韓的女權運動,因為美國大選而受到全世界關注,相關短片或貼文在TikTok、X平台上吸引數百萬流量;然而在發源地南韓,「4B運動」卻不怎麼有名,甚至相比之下,反女性主義的聲浪才是主流。《滾石》和紐約時尚雜誌「The Cut」採訪數名南韓女性,瞭解她們對女權運動的看法。
「4B」的B代表韓語的「非」字(비, Bi),意思是「不」;所謂「4B」是指:bihon(不結婚)、bichulsan(不生育)、biyeonae(不約會)和bisekseu(不做愛),這些做法代表對異性戀關係的拒絕,更是抵制父權社會的手段。該運動於2010年代中期興起,當時的南韓正掀起數位女性主義。
厭女的社會
17歲的南濟英( Je-Young Nam,音譯)向《滾石》表示,她從2018年「#MeToo運動」傳入南韓以來就開始關注女權運動,並在今年認識「4B運動」。南濟英向《滾石》說,她不是南韓唯一一個很早就經歷性別歧視的人,尤其在南韓,提供給女性尋求幫助的資源和政策並不多,相關權利的法規也不完善,像是墮胎仍處在法律的灰色地帶:墮胎本身在2021年已經合法化,但墮胎藥卻是非法的。這個月10日,南韓7所女子大學之一的東國大學(Dongguk University),因為校方突然宣布要變為男女合校而爆發抗議;一段流傳在社群媒體上的影片顯示,在學生抗議的活動中,一名警察告訴現場的學生:「你們必須長大並懷孕生子」。
「The Cut」指出,對於許多認同「4B運動」的人來說,「不結婚」是當今南韓女性能夠自立自強的唯一道路。在他們眼中,南韓男性已經無可救藥,而南韓文化就是沒救了的父權體制,而且是徹頭徹尾的厭女文化。雖然該運動的追隨者可能希望透過示威和線上活動等來改變社會,但她們並沒有試圖改變被她們視為壓迫者的男性。
根據南韓性別平等與家庭部2016年的調查,親密伴侶間的暴力行為發生率為41.5%,遠高於30%的全球平均。藝媛(Yeowon,音譯)向「The Cut」說:「實踐『不結婚』意味著你正在避免異性戀婚姻或約會伴隨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放棄職涯以撫養孩子和照顧家庭,以及潛在的家暴威脅;藝媛表示,婚姻對女性構成了生命威脅。
「The Cut」指出,當南韓年輕人面臨房價高漲、大學和工作機會競爭激烈的壓力時,女性和男性的關係出現明顯惡化。從2013年開始,南韓女性大學入學率超過男性;如今,近四分之三的女性受過高等教育,而男性則不到三分之二。此前,人們預期女性在結婚生子後就會退出勞動市場;現在,年輕人視女性同儕為工作上的競爭者,尤其在工作機會日益稀缺的情況下,無論是線上論壇或社群媒體上,心生不滿的男性開始對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貼上「泡菜女」(kimchinyeo)的標籤,指她們「自私、愛慕虛榮、自我中心,且會為了錢跟異性交往,利用身邊的人」。2014、15年,名為「Ilbe」的厭女和反女性主義網路論壇在南韓崛起,Ilbe使用者視女性為膚淺的「淘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