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為什麼促進經濟
「單邊開放」並不是新鮮事,鄭永年也承認,二戰後美國正是踐行單邊開放政策,形成了一個「地緣嵌入性世界級經濟樞紐或者平台」——集中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優秀企業家和優質資本,這些要素都想進入這個樞紐,來了也不想走,也走不了,因為只能在這個樞紐中得到發展。
當時英美國家盛行貿易自由主義,背後的理論支撐是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在兩個多世紀前提出的觀點——即使其他國家設置了壁壘,政府也應該開放邊境,允許進口,因為自由化國家的居民可以享受更低的價格和更多的品種,而企業則可以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生產。相比之下,關稅會縱容低效企業,損害消費者利益。
鄭永年認為,全球範圍內出現「去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現象,美國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地緣政治兩極化,竭力對中國進行全方位的圍堵和遏制。對中國而言,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在實現內部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重塑國際秩序。而單邊開放可以說是中國實現內外部目標的最有效途徑。
中國的單邊開放政策和包容性多邊主義,有助於將美國的「兩極化」努力引向「自我孤立主義」。美國的逆全球化政策,尤其是川普版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引發了美國盟友的擔憂,也令其他國家感到憂慮。中國的單邊開放力度越大,越能夠在國際層面吸引更多生產要素,從而對美國的孤立主義構成壓力。
美國的「孤立主義」傳統
雖然美國是二戰後,全球自由貿易的積極倡導者和維護者,但川普上台,輿論提到「孤立主義」,往往再前面加上「重回」,因為美國有著深厚的「孤立主義」傳統。
「一般說來,所謂孤立主義主要是指美國應避免在國際事務中承擔政治和軍事義務、不與外國特別是歐洲國家結盟的主張和政策。」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趙學功在其論文中介紹,20世紀30年代,孤立主義在美國是一種普遍情緒,超越了黨派、種族、意識形態和地域,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社會思潮。
美國歷史學家比爾德將這一時期美國孤立主義思想的主要內涵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拒絕加入國際聯盟;不捲入歐洲和亞洲的政治紛爭;不介入歐亞大陸爆發的戰爭,為此採取相應的措施以確保美國的中立、和平;對所有贊成互惠的國家奉行一種友好的外交政策。
在此背景下,1935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參議院批准美國加入國際法庭,結果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抗議浪潮。7個月後,羅斯福的行為迎來反撲,美國國會通過了《中立法》,確定對一切交戰國實施武器、彈藥和軍需品的強制性禁運,禁止美國船隻向交戰國運送軍火,該法案被稱為「孤立主義者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