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競選期間曾揚言要對所有中國製造的商品徵收60%的關稅,隨著川普重返白宮,美中之間的貿易衝突勢必延續。儘管與川普第一任期時的關稅閃電戰相比,中國看似做了更好的準備、甚至有更多「見招拆招」的選擇,然而《經濟學人》1日指出「中國的反擊能力仍然有限」;同時也提醒,美國若過度挑戰中國底線,可能會導致整個局勢失控。
自從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將由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出任美國商務部部長後,中國投資者和政策觀察家都在爭先恐後地獲取有關他的資訊,因為他最有可能決定美國的貿易政策;其中他們最想知道的是:盧特尼克是否真的會執行川普的「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徵收60%關稅」選舉支票。
相比盧特尼克,中國投資者對其他部長人選更熟悉。提名出任國務卿的魯比歐(Marco Rubio)抗中立場始終鮮明,更先後因新疆、香港問題,已經兩度遭到北京制裁。魯比歐也曾試圖強迫中國企業從美國股市退市。川普選擇的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曾抵制北京冬奧。新任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則是川普發動與中國第一次貿易戰的策劃者。
先發制人的打擊
《經濟學人》指出,雖然中國官員對如此鷹派的內閣保持沉默,但該國的貿易談判策略正逐漸有了輪廓。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在上個月16日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會面中清楚立下「紅線」:中國共產黨的對內統治和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不應成為談判籌碼。 此外,中國自1日起,將取消鋁材、銅材等產品的出口退稅,電池和太陽能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9%。過去一年,中國否認刻意壓低價格以出口電池和太陽能產品,研究公司「Exante Data」的拉斯穆森(Martin Lynge Rasmussen)表示,該舉措似乎是中國官員首次以行動來回應此類指控,國金證券(Sinolink Securities)分析師則稱其為「先發制人的打擊」。
北京的可能反擊:重組供應鏈
除此之外,《經濟學人》指出,中國官員希望增加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中國商務部上個月19日表示,將加強出口信用保險,並支持中資企業的後勤物流服務。商務部也希望擴大能取得短期商務簽證的國家數量;該部承諾將幫助企業應對「不合理的外貿限制」。本月,中國還會取消對部分貧窮國家的進口關稅。
信用保險商安聯貿易(Allianz Trade)在上個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近年來,中國擴大了對在地緣政治議題上,立場更加一致的合作夥伴的出口,包括俄羅斯、新加坡、越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報告指出:「在此背景下,地緣政治結盟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在短短2年間成長了2個百分點之多,達到全球貿易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