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初之前農業社會的臺灣,專供染製藍色衣物的山藍(大菁)、木藍(小菁)特用植物,是稻米、甘蔗、茶葉、藺草及雜糧之外重要的經濟作物,經加工後成為「藍靛」、「泥藍」或是「菁膏」,在北部三峽地區曾被稱為「藍金」作物。隨著合成染料研發問世,臺灣植物藍靛染料被工業化生產的「洋藍」、「合成藍染料」逐出市場,沒落消失約六十年,變成歷史文獻上的詞條。
1980年代,筆者在日本東京專攻手織物的第三年,教授指示習作「青縞(條紋棉地和服料)」,於是在12月下旬的寒冬,遠赴外縣鄉下「紺屋」藍染棉線。在電車上,濱野指導教授問及來自臺灣的我,是否知悉和日本蓼藍不同的臺灣藍草品種,表示日本染織文獻上記載臺灣曾盛產藍靛染料,早期相當受到矚目。很汗顏自己對此方面完全無知,僅能表示日後回國將努力查詢了解。當時踏入埋缸地下的多組藍甕,黝暗染房的特殊氣味,和染師的作業方式,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其後經過多道製織工序,開始在織布機投梭打緯之際,聞著藍染棉線發散的濃厚氣味,想起「篳路藍縷」一詞,許多疑惑長久盤桓在腦海裡。
回臺之後任職省手工業研究所(以下簡稱本所),從事傳統染織工藝技術研究。雖陸續完成黃色系、褐色系以及紅色系植物染料的染色試驗研究,但是在1994年訂定藍色系植物染色研究之前,我其實完全沒有頭緒或一絲把握。在稍微爬梳文獻和田野調查之後,發現要面對的是尋找種源和復育栽種的課題,因此參考日治時期出版的《臺灣農家便覽》,並數度前往南部尋訪木藍蹤跡,終於在秋末於保力溪沿岸覓得種子,開始栽植保種。此外,也到臺北木柵貓坑、二格山潮濕的丘陵地,採割野生山藍莖葉,然後迢迢載回位於草屯的手工所浸葉;經過數次實驗之後,還原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實體面貌。緊接著則是挑戰木灰水發酵建藍技術。為了持續有原料可供試驗,同時提升沉澱法藍靛染料的製作技術,承蒙省農業試驗所特作系和臺灣大學實驗林溪頭苗圃的跨機構協助,1995年開始正式栽種山藍和木藍兩種植物,以求取穩定的數量與品質。
藍靛染料不溶於水,需要透過木灰水鹼性和糖蜜作為助劑,使其自然發酵還原。此後出勤的早晚課,都是在攪拌觀察幾個大桶裡的藍染液體。經過反覆且漫長的實驗和失敗後,藍染桶終於浮現出藍色泡沫,染液呈現褐綠色。建立了「小型沉澱法藍靛加工技術」和「木灰水建藍技法和管理」,染出四種深淺的天然纖維藍色小樣布,並於1997年完成基礎的藍靛和藍染加工染技術研究報告。之後嘗試簡易紮藍染,所呈現出的各種藍白圖案,令人感到無比療癒,疲憊獲得舒緩,天然藍染真是神奇得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