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芬妹專文:舖列藍靛產業的清晰軌跡

2024-12-25 05:10

? 人氣

意外的是,從此掉入廣闊深奧的藍海領域,前後持續十四年,至退休前都兼作農場管理的藍戶農婦,栽種藍草、打藍製靛、尋找木灰、傳統建藍,為每年兩地的兩次採收尋覓臨時幫手或學員。而建立藍染液管理方法、基本縫紮藍染技法、編輯教材和產品開發等,也成為主要工作。2001年,長官將本所復育臺灣藍染的歷程和初步成果,在首次的臺灣文化資產研討會中發表,並編印導覽小冊。當年改隸文建會的臺灣工藝研究所,辦理了三百個小時的「青出於藍—縫紮藍染研習會」,使用的近百公斤藍靛染料,是由多位黑手藍手跨兩年協助製作而成,點滴都非常珍貴。此後,每年都辦理藍染技藝研習會,並成立「臺灣藍四季研究會」,將山藍、木藍視為綠工藝的「文化作物」,輔導地方藍染社區。2007年,本所出版《臺灣藍 草木情—植物藍靛技藝手冊》,辦理「臺日藍染文化研討會」等國際交流活動。始料未及的是,許多學員從體驗到正式學習,不但染上了手,染上了布,也染上了心,因熱愛「臺灣藍」而成為專業藍戶染人,是今日藍鄉染藝新風貌的重要推手,共同創新營造21世紀的微型藍染產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回憶1996年8月1日賀伯颱風的強風豪雨,造成農試所木藍植株全部匐倒泡水,即使設法採收也無法製靛。1999年9月21日臺灣中部發生大地震,本所建物嚴重毀損必須拆除,而我也同時掛心栽種於溪頭苗圃、即將秋收的山藍植物。兩週後,我不顧餘震危險和山路落石,進入滿山滾滾巨石的溪頭,果不其然,三畦山藍在遮陽黑網下呈現一片粉紫花海,綠葉轉黃,色素消失無法利用,只得重新栽種。次年再遭到桃芝、納莉颱風的土石流覆蓋,兩年後則因冬季寒流低溫籠罩溪頭山區,新插莖條剛吐嫩葉即全遭凍傷而乾枯。僅僅一小塊實驗農地,即因一連串氣候考驗而令人身心疲憊,也因此深刻感受到農作生產之不易,農家生計的辛勞,了解風調雨順不是偶然,傳統農業社會敬畏天地的長期信仰其來有自。

本書作者蔡承豪,2002年間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時,因研究臺灣清代和日治時期的藍靛業,特地來工藝所參與染織工坊的打藍製靛作業,和其他學員、臨時工到農試所採收木藍,留下學者田野實習的珍貴影像。感謝蔡君努力完成一冊厚厚的碩士論文分享給我,從史學家的立場,針對17到19世紀臺灣的藍靛產業,描述跨越兩個世紀無名小農藍戶的生產情形,特別是中南部木藍小菁的藍跡歲月。同時解釋釐清藍草植物和藍靛產品因區域不同而出現的各種俗稱,為臺灣眾多藍靛產地聚落和發展變遷,舖列出清晰的軌跡。

欣聞現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的他,即將出版關於北臺灣早期藍靛產業的新書,受邀為序。簡述以往和藍相濡以沫十餘年間的經驗感受,感恩昔日臺灣先民的勇於開拓,感謝今日諸多藍友的精進不懈,僅以此分享並互相鼓勵。

《天染之色》書封。(玉山社)
天染之色》書封。(玉山社)

*作者為臺灣工藝研究所研究員。本文選自《天染之色:書寫大臺北藍靛產業發展史》(蔡承豪著∕玉山社)推薦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