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人們傳情達意的重要外顯媒介,並且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實際展現。打開大家的衣櫥,即可見代表個人特色的各色服飾。而走在街上,穿梭的人群則以各種色彩呈現對自身的情緒與情感。在各種民族活動當中,大塊的色彩更是直接揭示一地文化的重要指標。
製作服飾色彩的主要方法來自於人工染色,藉由多重的染整工序,讓顏色與織品揉合,除賦予原色布轉化為符合特定使用者與消費者所需求的色彩外,更可藉由加工過程增加紡織品的耐用度,兼具實用與欣賞兩大功能。
在現今社會中,我們似乎理所當然地可享有隨意選擇顏色的自由。但能有這樣的成果,是人們隨著對大自然資源的逐步認識,陸續從礦物、動物、植物中萃取各式色素,發展出調配各種染色的技能。且隨著需求的提升,如何獲取大量的特定色素,便成為人們必須費心經營的課題。在化學染料出現之前、以植物染料為主的時期,染料植物的栽種、提煉技術的掌握、貿易網絡的連結等,便成為市場交易的重要運作項目。
傳統農墾社會中,農作生產及其所延伸的加工業與貿易等,是最主要的經濟活動,故住民選擇何種農特產經營,除因應各地域的特有風土環境外,也牽涉到國家政策、銷售市場、產製技術水準等因素,呈顯出居民需求、風土條件與外在社經因素的交會過程。追尋一項產業的發展軌跡,往往成為了解一地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在合成染料誕生之前,染料來自於礦物、動物與植物等三大類,當中尤以染料植物(dye plant)為要,以紅、黃、藍三原色為主的天然植物染料,經過相互套染,再通過深淺濃淡的相互結合,讓織品及服飾搭配出繁複的色彩。而在被稱為「藍色星球」的地球上,藍色同樣是天然染料中最親近人們的色彩,富含靛藍素(indican)的藍靛(indigo),也成為跨文化、跨地域被廣泛運用的主要染料,其所染出的色澤往往讓人驚嘆,可謂是大自然的恩賜。現今大家衣櫃中可能都有且或許不只一件的牛仔褲,早年即由天然藍靛所染成的丹寧布(denim)製成。
故藍染植物的栽植、藍色染料加工及販售等,成為跨區域的重要農墾與商貿活動,並影響了千千萬萬庶民的生活節奏與生計。在臺灣,藍靛同樣曾是重要的生計產業,且如同許多重要產業一般,藍染作物的經營也是自島外移植而來、並在臺灣重新蛻變出新風貌。自17世紀開始,在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的規劃下,臺灣開啟了藍染作物的經營。之後即便歷經政權轉換,仍在接踵而至的移民戮力經營下,成為一個遍及臺灣多數平原及淺山地帶的重要產業。大臺北地區因擁有優越的地理條件,更是藍靛染料的重要生產中心,興盛的泥藍(mud indigo)輸出與染坊的染色事業,多方面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惟長期發展後,在價格低廉且適合大規模機械加工染色的化學染料衝擊下,至20世紀前中期,藍靛產業漸趨沒落,脫離了人們的生活範圍,並斷裂了臺灣天然染料使用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