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至1990年代,在包括公部門的臺灣手工業研究所(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之前身)、陽明山國家公園,以及多名熱心藍染的學者、民間藝師與創作者的努力下,加以地方文史團體的陸續接力、互相提攜與學習,透過文獻、田野訪查與實作,陸續拾回失傳許久的手工藍靛製作工序,並探掘出散落於山區、未曾消失的山藍(大菁)族群與傳統製藍的「菁礐」遺址,更進一步展開復育行動。後輔以公私立部門聯合推動「一鄉鎮一特色」重新振興地方風貌的政策,各地接連舉辦與藍染相關的活動,如臺北三峽地區先是連續數年舉辦社區藍染體驗營,並在2002正式轉化成「三峽藍染節」;陽明山國家公園則自1999年起舉行「天天天藍」藍染體驗,並於大屯遊客服務站內設立藍染館;而其他多個地區舉辦的藍染相關活動,也同樣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潮。此外,加上環保意識的催化,在復舊之際,本是作為手工業原料的天然藍靛,也藉由藍染工藝,重新以文化技藝身分回到社會脈絡下,讓我們重新擁有這個色彩。
在面對藍染工藝不斷地試行拓展,並漸入轉型創生之際,加以近年更多歷史文獻資料隨著數位典藏的發展而得以便利取用,實是以更為多元且系統性的觀點來彙整臺灣藍靛歷史發展之時機,並得此更加深化藍染與這片土地的關聯。過往,包括陳國棟、李文良、馬芬妹、李瑞宗、陳景林、詹瑋、王怡茹、王淑宜、林炯任等諸多學者與工藝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與地域範圍,探討臺灣藍靛產業的發展軌跡。從21世紀初開始,以臺灣各地的藍染振興、工藝創作與休閒農業等為題的學位論文逐年持續產出,即可見出此一議題所受到的重視。而筆者在業師陳國棟教授的引領下,投入藍靛產業的歷史研究,並適逢藍染風潮日漸蓬勃,而得與各藍染愛好者往來提攜,相關學術與科普成果亦陸續見諸於期刊與論文集內。
大臺北地區(今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與部分宜蘭地域)擁有優越的自然地理資源,地域內木藍與山藍栽種皆甚興盛,且有便利的河運與聯外貿易口岸。自清代以降,墾民即在平原地帶大量栽種木藍,以進行土地改良及藍靛染料加工,至19世紀初起,郊商更於淺山地區進行大規模投資,帶動山區的開發。生產量的擴增,造就了艋舺郊商的經濟實力,並帶動地方宗教與文化活動。至晚清,由於臺灣染布業的興盛,藍靛由島外大量轉入臺灣染坊中,再以染色布匹的形式出口,創造了臺灣經濟的第一次出口替代。後即便面對茶葉、外來天然染料與人造合成染料的競爭,加上政權轉換等外在因素,藍靛業卻非瞬間沒落,反是在官方與投資者的嘗試振興下,創造出一段段故事。故為梳理大臺北地區藍靛業的多樣發展與多元面貌,並釐清一些舊說之誤,一部完整的藍靛業發展史,實有其必要性。
本書遂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輔以對各區域特色的關懷,運用於貫時性與綜合性的書寫,以圖呈現在18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這項產業完整的發展脈絡。而在此所稱的藍靛業,係泛指與藍靛染料相關的生產、運銷與加工事業,包括農事耕作、人力分配、加工製作、投資制度、販售運輸等。另一與藍靛業息息相關的染布業,則係指包含染坊、兼營賣布的染布店,以及小規模的染擔等,惟本書基本上仍以藍靛業為主要書寫範圍。在此藍染風潮轉型之際,希冀藉此帶領讀者重溫過往藍染興盛時代的歷史風華。
*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現職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故宮文物月刊》編輯委員。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天染之色:書寫大臺北藍靛產業發展史》(玉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