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當國旗淪為「鬧場道具」…

2024-12-10 05:30

? 人氣

陸生團到新竹清華大學參訪,抗議學生強硬要求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拿國旗。(顏麟宇攝)

陸生團到新竹清華大學參訪,抗議學生強硬要求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拿國旗。(顏麟宇攝)

前總統馬英九邀請陸生訪臺掀起「中國台北隊」之爭,就連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也遭受波及,他帶領陸生前往清華大學參訪時,政治性社團學生強送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被他拒絕,蕭旭岑回應「這就是一種專制,你不能要求我做什麼動作。」此舉卻惹惱民進黨人士痛批矮化,甚至認為中國學生在場因而忌諱,一場兩岸交流演變至此,已讓國旗淪為鬧場道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旗作為一個國家象徵,有其尊嚴和意義,不應成為政治鬥爭的廉價道具,蕭旭岑拒拿事件,再次揭示國旗在政治操作中的不堪地位。民進黨把國旗當作閙場道具,可說是慣用手法。2008年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臺引發大亂鬥,正是國旗道具化的濫觴。當時特定人士拿國旗桿和國旗雨傘到圓山飯店「歡迎」(圍堵)陳雲林,進而引爆一連串衝突事件。

事實上,今年1月13日賴清德總統勝選之夜,儘管現場萬頭攢動,人潮爆滿,卻未見一面國旗。至於在臉書回憶陳雲林事件,批評蕭旭岑不拿國旗來做對比的立委林俊憲,在自己歷次競選總部成立時從沒掛過國旗。再次印證綠營人士平時不崇敬神聖國旗,一旦涉及兩岸事務才會高調捍衛,將其道具化來操作政治仇恨,背後用意已是司馬昭之心。

國旗之亂的雙標橫行

此次蕭旭岑拒收強送國旗,民進黨批評為「不尊重中華民國」,回顧民進黨執政的歷史,極少看到主動以國旗作為國族象徵的政治推廣。一方面,要求別人在兩岸活動中揮舞國旗,以符合「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口號;另一方面,卻對自己長期忽略國旗視而不見。這種做法不僅削弱國旗的象徵意義,也讓人質疑真正的政治動機,凸顯民進黨的雙標橫行。

蕭旭岑拒拿國旗隨之起舞,因而捲入出賣國格的意識形態,作為一場非政治性的青年學術交流活動,有心人士只想利用國旗操作仇恨,為了避免對立,帶隊者本應斷然拒絕。民進黨試圖塑造馬英九基金會的「賣臺」形象,將蕭旭岑拒拿國旗視為「促統」標籤,顯然刻意渲染並且惡意延伸「中國台北隊」事件,企圖透過個人言論與單一事件形塑對立。也暴露出臺灣號稱民主國家背後的不自由與強制性,並將國旗問題簡化為一場表演政治。

到底是誰在傷害中山女中?

親綠作家顏擇雅還以大陸奧運桌球金牌選手馬龍來訪受到熱烈歡迎,抹黑大陸媒體戲稱馬龍訪問女校就像「唐僧進盤絲洞」而大動肝火,欲逼使中山女中和臺北市長蔣萬安出面道歉,並譴責其物化女性。但回溯真相,其實此言論僅見於大陸網路社群的一篇留言和兩篇轉發,反倒是臺灣媒體大做文章,有近九十篇報導,說到底,是誰在傷害中山女中?

從民進黨「選擇性」捍衛國旗的雙重標準,到蕭旭岑拒拿國旗嫁接的賣臺爭議,並非展現民進黨的愛國主義,而是意識形態的全面鬥爭,才把國旗當成廉價的「鬧場道具」。這不僅揭露民進黨在政治光譜的矛盾情節,也顯示僅剩的政黨人設全面崩壞,只為政治利益展現高明騙術,早已失去民主進步的根本價值。

*作者為專欄作家暨學會副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