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競選、就職都反覆表達要和平要交流,民進黨自己做不到或不願做,還有人努力,至少聽一聽不同的解方,偏偏民進黨人不做此想,與民進黨還算有交誼的王金平,提出他的和平論述,民進黨人嚴厲批評他是「把『投降條約』包裝成『和平協議』、反戰」,甚至直接冠上王金平的主張就是「一國兩制」。
王金平說的是正視兩岸分治的歷史事實,「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民進黨能接受「互不隸屬」,但無法容忍「同而不分」,就像民進黨不願接受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就是「分治現實」下的「(長遠的未來)統一格局」。
王金平的主張其實並不新鮮,這就是自前總統李登輝開展兩岸關係的論述基礎,這也是為什麼王金平致詞中,會一路細數李登輝時代成立國統會、促成辜汪會談,連戰和馬英九以「九二共識」的兩岸最大公約數,深化交流的成果,甚至不忘提起曾經參與辜汪會談的蔡英文,和曾經赴上海訪問的賴清德對兩岸交流的正面效益,「都有親身體驗,也都表示認同」,可惜王金平的用心,民進黨人視而不見。
兩岸交流回原點,失落的却是「共同體」的想像
民進黨簡化王金平的主張是「一國兩制」,就像民進黨硬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但當年會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其前提就是「正視兩岸分治的歷史事實」,並「擱置爭議」;一定要套,套給王金平論述的「帽子」,應該是「一國兩治」,而非「一國兩制」;「一國兩治」既不踩「兩國論」的台獨地雷,但相對貼近李登輝所說「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治」就現狀言是歷史事實,就未來發展言也是不得不的必經之路,從「兩治」的歷程(可能漫長)中尋找求同的取徑。
前清華大學校長、政務委員,半生思索兩岸關係的沈君山,早在一九八七年兩岸開放之初,就提出「一國兩治」的構思,分立的「治權」,包括自衛權、外交權、和具有國際人格政治實體的權利;對兩岸的約束則是:不得使用武力、不得在國際上與第三者聯合做出損害對方的行為、不得妨礙建設性的交流。而穩定「兩治」的基礎並非兩岸實力的絕對對比,而是相對差距─破壞兩治需要付出的代價、和接受兩治所能得到利益兩者間的差距,差距愈大則兩治的持續愈穩定,簡單說,就是台灣要有制衡作用的自衛武力,外交上能以國際人格的獨立政治實體參與國際活動(組織),內政上則是活潑多元的民主體制。沈君山的意見,在馬政府八年得以落實,但在民進黨執政後,除了在美國壓力下,從國防預算倍增到戰略戰術的調整,後兩者則呈現退步狀態,台灣某種程度已經自陷不利。
說來遺憾,兩岸交流三十七年,跌宕起伏又回到原點,而中國大陸的軍事經濟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李登輝的「命運共同體」被北京援引成「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台灣却在無止境的統獨爭鬥中失去了「共同體」的想像,這才是國家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