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從三五不時閱讀陳文茜的臉書文中,試圖對她文字背後可能意涵,進行「心靈解讀」。於是寫了一篇文章,嘗試捕捉文字中的「生命故事」。
我把她的對生活點滴分享,視為「一場與內在心靈傷口的漫長對話」;並認為她的童年創傷,塑造了今天的她;她經常提到的病痛,是出於情感上的孤獨與脆弱。
不過,文茜姐看過我的「心靈解讀」後,可能「哭笑不得」。但還是耐心地給予回應和解釋。原來,她那被我,或你,都可能「善意誤解」文字背後,其實有著她的心思和另一番故事。
在這裡,我必須負責任地更正,我在前文中「錯誤解讀」的幾個偏狹之論,並分享給原本被我誤導的讀者。
---
● 誤解一:童年的傷痕是她內心的「隱痛」?
我以為陳文茜的家庭經歷,特別是父母早年的分開,是她內心難以癒合的創傷。在文章中,我寫道:「她的父母婚姻失敗,讓她幼年承受了家庭分崩離析的痛楚。」
然而,她在回覆中說:「我在家中更像一名旁觀者。七個月大時,我就與父母分開,直到外婆去世後才與母親重新接觸。這段關係中,我與父母並沒有深厚的情感基礎,也並不存在什麼內心需要弭平的創傷。」
這段話讓我理解到,她的經歷並非如我所想的那樣帶有濃厚的情感糾結。反而正因這段疏離的童年,她成為一個旁觀者,以一種冷靜、獨立的視角看待生命中的許多事。
她甚至說:「如果你能以旁觀者的角色看待自己的父母,那麼你也能更獨立地看待人生的其他事情。」這讓我重新思考,或許她的文字中少了一些我原以為存在的痛苦,卻多了一種旁觀者的力量和哲學。
---
● 誤解二:她寫病痛是為了尋求關注與同情?
在我過去的文章中,我認為她頻繁分享病痛,是因為她在情感上需要一種慰藉與共鳴。我寫道:「她的身體在病痛中承受折磨,而心靈也在未被解答的情感中掙扎。聽眾的回應,也許是她些許的慰藉和平靜。」
然而,她回應道:「我的病痛書寫,其實並不是給健康人看的,而是給那些真正與病痛共處的人看的。他們需要的是一種與疾病相處的智慧。」
她特別強調,健康的人很難理解病痛中的人如何面對每一天的掙扎。這並非在尋求同情,而是她以自己的經歷,為那些身處困境中的人提供一種參考、一點力量。
她說:「對於生重病的人來說,每一天都是一場戰鬥。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告訴他們,如何與病共存,並活得優雅。」這樣的澄清,讓我深刻反思自己過於感性的解讀:她的病痛分享,不是脆弱的流露,而是一種針對特定人群的關懷與支持。
---
● 誤解三:她分享病痛,是情緒的發洩?
我曾在文章中提到:「在她的文字裡,有時流露出一種無奈與對命運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