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因來訪陸生提到「中國臺北」一詞,將開審查會研議對馬英九基金會的處罰。
會議其實是陸委會審查自己,結果只會彰顯民進黨的「戒嚴慾望」是否落實,對民意導引的預期。或者,能否對科學數字與歷史智慧有認識,經由此事件拋棄糾結,在全球大環境的轉變中,打開「雙兩岸」大門,實現臺灣價值?
陸委會應申張法定職責、實現人民期望,在川普求變的關鍵點,創造臺陸美新互惠的契機;而非自限去復辟警總對言論的管制。
陸委會法定職責共有6項,第一是「整體兩岸關係政策規劃」應要高瞻遠矚。其他4項是與大陸各領域「交流」,最後是溝通協調。沒有對特定政黨黨意的宣導,更沒有對言論自由的檢查審判與處罰。「交流」就是要求同存異,而不是求異廢同。
不處理「挺戒嚴」文●明示戒嚴慾望?
陸委會這項大動作,適逢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具名」發表「挺戒嚴」文,陸委會雖宣稱不會「交流戒嚴」,但接下去的做法,將證明戒嚴是否從「潛意識」發展為公開的實際行為。
發動戒嚴的韓國總統尹錫悅,已經「出於違憲和違法意圖」被彈劾停職了。但臺灣挺戒嚴文的「小編」是誰?過程為何,竟然還諱莫如深!
這篇戒嚴文明確具名為 「lydppcaucus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鼓吹「違憲和違法意圖」,即使法律責任尚待研究,政治責任可以逃避嗎?
名嘴黃揚明說,這名「小編」輩分很高,「黨團不能處理」,所以民進黨就「改成攻擊國民黨,而不是針對整個事件去道歉,民進黨立委吳思瑤也不斷鬼打牆、迴避。若民進黨團不把名單交出來、並講清楚懲處結果,這就會是共同的責任,誰都無法脫逃。」
若民進黨不但不公開,嚴正處理「戒嚴說」;反而借懲處馬英九基金會,展示壓制言論自由的權力與獨斷,將證實民進黨確實有戒嚴意圖。
因為有憲法一國兩區●才有陸委會
「中國臺北」一詞,字面完全符合憲法一國兩區的規定,尤其依據憲法「大陸區」的存在才成立的陸委會更不應誤解。賴清德日前也宣示我國祖國為「中華民國」,「中國臺北」是個客觀的事實。
當然,特定意識型態政客會強調,學生講的是另一個中國;但為何不依祖國憲法的認定?硬要無中生有引申扭曲出不必要的爭端?把交流好事,偏要拗成反交流鬥爭?
對發言的學生而言,發言時的場域與情境,根本與政治無關,她只是就其生活經驗說實話。一個無心之言,要無限上綱到思想檢查?現在臺灣不同立場的人,各自說實話要罰嗎?果然是要實質恢復戒嚴嗎?
臺灣現有許多重要組織都包括「中國」一詞:中國鋼鐵、中國石油、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都要以極端式戒嚴強制手段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