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資本主義的矛盾並未消失。同樣重要的是(但較少人注意到就是),經濟復甦表現出明顯局限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及期間,世界經濟其實都是由各國的軍火開支撐持,正是前大戰時期的軍備競賽為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九六年的「長期蕭條」畫下句點。即便在十九世紀晚期,一樣有跡象顯示經濟系統嗜槍砲成癮。但軍火支出在一九一八年減到只有戰時的零頭,帶來大量失業的後果。經濟系統被證明不能光靠生產民用產品復甦,市場原來即不會「自我調節」。
成長在整個一九二〇年代都是不全面且有限度,每有一家公司賺錢,就有一家公司關門。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戰間期」,英國失業人口從未低於一百萬,礦坑的減薪在一九二六年引發一場六個月之久的礦工罷工和一場九天的大罷工。戰爭賠款讓德國經濟在一九二〇年代早期倒地不起,而惡性通貨膨脹在一九二三年讓許多人的儲蓄大失血。
法國經濟受到德國戰爭賠款的支撐,美國經濟受到戰爭貸款還款和一種「容易錢」政策(低利貸款政策)的支撐。美國能夠迎來十年榮景,原因在此。但即便在美國,有些資本家之所以能夠「長嘯」,也只是因為其他資本家哀哀叫。
資本主義的一個核心矛盾在於,它在職場只給予低薪,卻在市場要求高消費。長遠來說,你不能兩者兼得。當薪水為了削減成本、提高利潤而被壓低時,工人就買不起他們勞動所生產的貨品;但如果提高薪資、削減利潤,資本家就會失去投資的誘因。尋求利潤是資本主義系統的動能。
在美國的「長嘯二〇年代」,農家收入降低,薪資不見提升,所以「實體經濟」的需求低迷不振。工業投資因此變得極為呆滯,無法吸收系統中充斥的剩餘資本。於是這些資本就轉進投機,又特別是投入華爾街股票交易的自我助長投機泡沫。
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的小說《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1926) 描寫了這個時期的空虛。幾位主角(個個皆是美國資產階級富得流油的成員)生活空洞、毫無社會建樹,他們一片混沌的頭腦及無止境的尋歡作樂,反映金融寄生主義的泡沫經濟。
金融泡沫,與資本主義年紀相當。十七世紀早期的荷蘭發生過鬱金香的投機泡沫,十八世紀早期的英格蘭發生過殖民地投資的投機泡沫(「南海泡沫事件」)。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九六年的「長期蕭條」是由緊接著投機榮景發生的金融崩盤所引發。
泡沫運作的方式很簡單:如果一種紙面資產的需求夠高,其價格就會上升;如果一種資產價格上升,就會有更多投資人想購買,希望可以從該資產的進一步上升獲利;如果有夠多的剩餘資本,又如果紙面資產的價格因為高需求而不斷上升,脫鉤(take-off)就可能會發生,也就是資產純粹因為有越來越多人想購買而繼續升值,不理會其價格及其所代表財貨或勞務之實際價值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