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豐專文:爛土長出毒果子—方方的偵探現實主義小說

2024-12-15 05:50

? 人氣

是無等等》講述廢舊礦洞上蓋高樓大宅,賣點是豪華風景區,實則是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故而嚴禁記者入內採訪。在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度,偵查工作形同瞎子摸象。圖為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是無等等》講述廢舊礦洞上蓋高樓大宅,賣點是豪華風景區,實則是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故而嚴禁記者入內採訪。在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度,偵查工作形同瞎子摸象。圖為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世界變得越來越黑暗,就像電燈泡一顆一顆壞掉一樣。」—韓江《少年來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現實需要偵探嗎?現實何以需要小說去偵探?偵探只活在小說中嗎?

方方新書《是無等等》以別出心裁的偵探懸疑,從老百姓、地產商和執法者三個迥異敘事角度反複推進,逐步解開兇殺謎團,直刺中國社會謀財害命的殘酷現實。

現實主義、偵探小說

現實在文學中絕非簡單地「反映」出來的;文學要深入探究、暴露現實。常見以鏡子比喻文學,但文學並非平面鏡,而是放大鏡、顯微鏡、內窺鏡,或者廣角鏡、三稜鏡、望遠鏡, 甚至是魔鏡、哈哈鏡、風月寶鑑。文學通過各種藝術手法探微、誇張、扭曲現實給我們看,讓我們對人世間的美醜善惡、光怪陸離瞠目結舌!

現實主義在十九世紀興起於歐洲文藝界,抗拒此前的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畫派始創人古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1819-77)以農民、工人等底層人物為主角,堅稱現實主義乃為追求民主。二十世紀初,隨著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傳入中土,現實主義迅速成為中國文學百年主流。蘇俄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 淪為僵化的政治宣傳後,八十年代又引入拉美「魔幻現實主義」(magical realism), 影響及扎西達娃的西藏小說等作品;同時,八、九十年代盛行接近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零度寫作」(writing degree zero)的「新寫實主義」(new realism), 代表作有方方的〈風景〉、池莉的〈煩惱人生〉、劉震雲的〈一地雞毛〉;二〇一二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莫言的是其「幻覺現實主義」(hallucinatory realism);而韓松的《醫院》(2016)復稱為「科幻現實主義」(sci-fi realism);此外,尚有「心理現實主義」(psychological realism)、「骯髒現實主義」(dirty realism)、「歇斯底里現實主義」(hysterical realism)等等—現實主義就像個黑洞,吸引著無數形容詞,其深廣遼闊, 亟待偵探⋯⋯。

偵探小說(detective fiction)則可溯源至明朝的包公案、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的歷險記、十九世紀中期法國雨果的《悲慘世界》和俄國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裡的辦案情節,其雛形均含有諷刺現實、批判強權或高舉人道精神的意味;此文體公認的現代始作俑者美國詩人愛倫・坡(Edgar Allan Poe, 1809-49)稱之為「推理故事」(tales ofratiocination)。偵探與科幻、愛情、武俠之類同屬通俗小說(genre fiction),有多種流派,包括傳統的本格派(如香港作家陳浩基的小說集《第歐根尼變奏曲》,2019)、冷硬派(八十後旅日大陸作家陸秋槎的近作《悲悼》,主角是冷酷強硬的女偵探);也有寫實派,特別是松本清張(1909-92)和東野圭吾(代表作有《解憂雜貨店》,2012)的社會派,旨在追究罪案背後的惡習或批評現實,與二戰後日本的民主潮流不無關係。據此,方方的《是無等等》可謂「偵探現實主義」小說,探討的正是當今中國社會的現實景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