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線的戰鬥模樣,也給他們造成影響。一九六八年一月,越南的舊曆年正月,北越軍與解放戰線發動「新春攻勢」,奇襲南越政府與美軍的重要據點。其中著名的就是解放戰線「C10」大隊,攻入位於西貢的美國大使館的特別攻擊隊二十人的戰鬥身影。
此攻擊隊佔領大使館達六個小時,之後在美軍的反攻中全部遭到殲滅。新聞記者小倉貞男如此寫道:「解放戰線的戰鬥人員在上身黑襯衫的左臂上纏著紅臂章。那是『C10』的標誌。黑色褲子上有明顯的折痕,頭髮整齊剃短。新服裝、理髮,這表現出他們的出擊充滿了覺悟。」
從戰術而言,新春攻勢應屬失敗。解放戰線與北越軍短暫佔領了西貢與順化,但在美軍的強烈反攻下被擊退,且承受莫大損失。
然而,新春攻勢在戰略上帶來重大的效果。美國大使館雖然僅被解放戰線游擊部隊佔領六個小時,但該景象卻透過電視被全世界所報導。見到此番情景的美國一般國民面對美軍與政府宣稱在越戰中持續取勝,開始有所存疑。之後美國、歐洲的越南反戰運動逐漸激化,讓詹森(Lyndon B. Johnson)總統不得不宣布放棄競選連任。
這種解放戰線的作戰姿態,刺激了不少日本的學生運動家。在東大安田講堂攻防戰中遭逮捕的學生,在獄中書信裡有如下表述:「我看著熾烈燃燒的火焰,腦海中清楚浮現南越民族解放戰線的戰士們在西貢美國大使館中的英勇作戰,以及勇敢的受死。」六〇年代末,「衝入防衛廳」、「衝入首相官邸」等呼聲甚囂塵上。
此外,也可見到把自己的「武裝」比擬成解放戰線的例子。學生們使用武鬥棒與頭盔首次與機動隊發生衝突,是在一九六七年十月的第一次羽田鬥爭,此事件將於第八章說明。大眾傳媒等有許多意見非難他們是「暴力學生」,但身為當時新左翼黨派之一的中核派幹部本多延嘉,在一九六八年三月的雜誌採訪中答稱,「叫越南民眾不要拿武器,就是叫他們屈服。全學聯也是如此。」一九六七年十一月第二次羽田鬥爭遭逮捕的學生也說,「我們與越南解放戰線的人們使用陷阱的各種作戰智慧是一樣的。」
越戰對於在初等教育接受反戰和平理念的年輕人們帶來強烈的反戰情感與危機感。因為,日本是越戰的重要大後方基地。
日本政府協助美國,支持越戰。一九六五年二月,當美國展開轟炸北越後,首相佐藤榮作與外長椎名悅三郎於國會表明支持轟炸北越。美軍從日本籌措登陸用舟艇、卡車、落葉劑等大量補給物資。來自美軍的「越南特需」佔日本出口總額的一成到兩成,對經濟高度成長做出貢獻。
給美軍運輸補給物資的船隻,在日本政府的斡旋下使用了日本船員,至一九六七年十月為止,人數達一千四百人,並出現九位陣亡者。自衛隊採取有狀況立即反應的態勢,一九六六年九月運送軍事視察團前往南越。負責越南灣的美軍第七艦隊,基地即設在日本橫須賀,美軍艦艇於此實施修理、整備、補給等。一九六四年起美國核能潛艦開始於任務途中停靠日本港口,一九六八年一月核動力航母企業號(USS Enterprise)停靠佐世保,如第八章所述,引發了重大的抗議運動。此外,當時日本最大的國際機場是羽田機場,在一九六七年利用此機場的航空器中,美軍的專機大約佔了四成。
在越戰中受傷的美軍,有七十五%送往日本接受治療。日本國家鐵道使用俗稱「美罐」的油罐列車輸送美軍燃料,一九六七年八月在新宿發生了火燒車事件。國鐵工會在「順法鬥爭」中舉行反對美罐運輸運動,但之後油罐車仍持續運輸。沖繩成為大型戰略轟炸機B52前去轟炸北越的出擊據點,且也發生過墜機事故。因為這些事情,越南把沖繩稱為「惡魔之島」,也把日本視為追隨美國的敵國。
*作者小熊英二,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博士,現為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歷史社會學家。本文選自作者著作《1968:日本現代史的轉捩點,席捲日本的革命浪潮》(四冊不分售∕黑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