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銘或許沾沾自喜於他的「老謀深算」,沒有在立委黃國昌面前「妥協」,並表示一定會走行政院覆議《憲訴法》,聲請憲法法庭暫時處分與釋憲;總統府遺憾的同時,也表明總統將會補提名。但這兩條路,在「劉靜怡案」之後,都不可能一馬平川毫無爭議。
「棄子」不只劉靜怡,還有「青鳥」
首先,總統補提名,被提名人或許難免要自我審查一下,有否駡過民進黨的紀錄在案,當然也得掂量一下,有沒有惹怒在野政黨的「前科」─比方廢死,甚至看看左右同時被提名的「同儕」有幾人?能不能足可成功「交易」,以免在投票前成為棄子?賴清德補提名時的政法學俊彥,不可能不以包括劉靜怡在內的七名大法官被提名人走過的路為鑑,在尊嚴與「官誘」間掙扎,意思是賴總統再提名的難度升高。
其次,立法院會期即將結束,再走一趟覆議釋憲程序,爭議紛擾事小,只餘八名大法官的憲法法庭就算做成暫時處分、違憲、或者如國會改革法案般竟否定了國會的立法權,其爭議勢必比國會改革法案剝奪國會職權來得更烈。就算民進黨、甚至賴清德和柯建銘都不介意,但司法需要被信任,台灣民主一路走來,司法一度緩進地增加人民的信賴,但是這個信賴感在蔡英文總統八年,崩壞得比想像得更快,而前司法院長許宗力主持的憲法法庭,也幾乎摧毀了社會對大法官的基本信心,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大法官同意權從開始就注定不順遂,更是藍白聯手修改《憲訴法》之由,賴清德和柯建銘哪來的信心,「一半的憲法法庭」還能威武莊嚴?
柯建銘一人號令,讓大法官被提名人「團滅」,被提名人繼續做自己,政黨算計損不了個人尊嚴,鍵盤俠還是鍵盤俠,經此一遭,體會更深,來日駡起藍綠白三黨,更無所顧忌酣暢淋漓,皮更痛的只會是民進黨;做為國家領導人,賴清德不思朝野協商之道,只會順著柯建銘無大局只逞一時意氣的戰鬥思路,只會一路敗,而一次又一次被棄的不只是劉靜怡,還有場外的「青鳥」,就像財劃法表決,在民眾黨退場後,民進黨竟以四十七比四十八的一票之差輸給國民黨,到底該怪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