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舉行第三十五次院士會議,賴清德總統出席這場「學術殿堂的盛宴」,開幕講話並晚宴院士們,兩場講話除了肯定中研院對國家的貢獻,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反覆提及「中研院南港院區七十週年」,並重申堅持「堅持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兩國互不隸屬」幾乎成了賴清德的口頭禪,自就職演說之後,幾乎每遇重大場合講話,就要來上一段,這已經不只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而是「堅定的台獨工作者」,只是在中研院士會議如此「表白」,聽在與會者耳裡,或許點滴在心,各有解讀與慨嘆。
戰亂中成長的中研院,是爭取海外學人向心的灘頭堡
講話看場合,這不只是領導者的基本政治素養,也是擅講者的基本能力,前總統李登輝談「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是外媒訪問時之言,是對「國際」說的;前總統蔡英文是「兩國互不隸屬」說法的第一人,她不在就職演說講,而是卸任前兩年的在雙十國慶典禮上宣告,與此宣告同時脫口而出的是「今天是中華民國七十二歲生日」,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曾說,「當時聽著就覺得怪怪的。」為什麼怪?因為當年是中華民國一百一十年,這一減就減掉了中華民國三十八年的壽數,中華民國從在台灣、是台灣、至此就正式與台灣畫上了等號,對民進黨而言,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有需要時提提中華民國,沒有必要時就只有台灣。
這樣的政治宣告,蔡英文並沒有搬到「學術殿堂」,她兩次出席中研院士會議,完全不沾政治語言,二0一八年的院士會議,中研院的正式說法還是「中研院九十周年」;從這個角度看,賴清德的「蔡規賴隨」,蔡英文既在三年前為中華民國減壽,他如今直接槓掉中研院二十四年的「前世」,只談「南港院區」豈不也順理成章?
賴清德槓掉中研院的「前世」,輕輕鬆鬆,但中研院從前世到今生,一點都不輕鬆,賴清德槓掉的不只是中研院,還有中華民國一路走來的艱難,中研院籌備於一九二七年,正式成立於一九二八年,才成立抗日戰爭即起,中研院與國府南遷,抗戰勝利未及全員北歸,國共內戰又跟著國府東渡,直到一九五四年落腳於南港院區,中研院這才有了真正的「家」,但大師在哪,學術之心就在哪,中研院學術自由與獨立的脊樑骨,是在戰亂中養成茁壯的,在這過程中,留在大陸的院士多,跟著遷台的少,還有不少人四散於海外,在民主與獨裁競爭的長久歲月中,中研院的自由獨立亦是標竿,是爭取海外學人向心的灘頭堡。
多數人知道的是,老蔣在中研院士會議倡言「復興民族文化」以反共抗俄,時任院長的胡適則直言反駁,「我們的工作還是在學術上,我們要提倡學術。」氣得老蔣在日記裡大駡胡適;眾人不知道的是,即使如此,當年「財經六院士」返台,在梨山賓館召開「今後台灣財經政策」的研討會,晚飯的空檔,蔣介石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給院士送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