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司法不是追殺政敵的工具

2025-01-10 06:10

? 人氣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和政治獻金案起訴後再度被羈押禁見。(資料照,柯承惠攝)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和政治獻金案起訴後再度被羈押禁見。(資料照,柯承惠攝)

京華城案始末

台灣在2013年發生士兵洪仲丘遭軍中集體霸凌虐死事件,相關離譜行徑引發社會各界群起撻伐。進而引發25萬人上凱道抗議的大型群眾事件,最終導致軍事審判體系發生重大變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4年同樣發生一件重大的司法霸凌案件,不同於前者,這是一起政治力介入司法,追殺政敵的案件。所涉及的層級更高,案件本身的惡性也更加重大。一個卸任的首都市長,同時也是第二大在野黨的領袖,卻被執政當局以有計畫羅織罪名的方式,動用整個國家公權力,大舉介入司法檢調的運作當中。為的就是追殺執政者的政敵,謀求其政治上利益。

除了在一開始以不當的方式,將柯押人取供,不當羈押四個月。在此過程中更是黨檢媒一體齊發,對柯進行鋪天蓋地的人格摧毀與政治謀殺。尤有甚者,北檢在羈押期滿後,猶仍希冀在審判程序中續行羈押。在起訴事證極為薄弱的情況下,結合高院的綠色法官,硬是要將柯以莫須有的指控再次羈押禁見。為的是不讓其在外發揮政治影響力,也對於案件可以更有效的發揮羅織與抹黑的企圖。

由於民進黨所「綠化」的司法體系之離譜行徑,已到了背離常理的境地。例如明明沒有具體事證,卻能以各種光怪陸離,似是而非的臆測方式,作為檢方聲押的理由。而高院法院竟然也會照單全收,作為發回更裁的理由。

即便連不懂司法實務的尋常人等,也開始嗅到此案之不尋常,也開始意識到背後很可能有政治力介入司法的可能性。這才讓京華城案廣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與同情。

司法改革的契機

2013年台灣面臨國民黨完全執政下的國防布黑手的操控,讓一個長久以來的軍中黑幕得以因一個年輕生命的犧牲而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2024年後的今天,台灣同樣面臨到國家在八年完全執政下,整個被綠化的司法體系的摧殘,也讓長久以來封閉官僚的司法體系,在綠色威權的壟罩下,成為追殺政敵的政治工具。

台灣的民主需要不斷進步成長,其中司法法治的公平與獨立扮演關鍵角色。唯有透過一次次的違法亂紀事件,從中來檢討與改進整個國家司法體制的問題與制度,才能讓台灣的民主法治更加進步與提升。此次柯文哲所涉及的京華城案,除了有關於圖利罪本身的檢討外,也涉及對於司法人權,尤其是審判中羈押制度的檢討與改進。更重要的是,如何防免執政者透過人事任命,將其黑手伸進司法機關中,對其產生實質影響力。乃至讓司法成為追殺政敵的國家級黑手。

1月11日司法節,民眾黨將發起聲援司法正義的動員活動。期望其聲勢可以比擬甚至超越當年洪仲丘事件25萬人的抗議聲量,更希望讓人民怒吼的聲音,可以催生一個由下而上的大型司法改革能量與契機,如此方為台灣人民之福,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基。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