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觀點:摘棉花、採茶菁─永續我們年輕的歌!

2025-01-13 05:40

? 人氣

今年是民歌50周年,圖為《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3 唱自己的歌》紀錄片發布 。(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今年是民歌50周年,圖為《臺灣流行音樂備忘錄ep.3 唱自己的歌》紀錄片發布 。(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今年是「民歌50年」,源於老友楊弦在1975年首辦現代民歌演唱會,在臺灣掀起一時波濤壯闊的「民歌運動」,其中「第一代民歌手」,就是1977年第一套(2張)民歌唱片《我們的歌:第一、二輯》中的8位:我倆和另外6位朋友:朱介英、吳楚楚、楊祖珺、韓正皓、胡德夫、陳屏。正好7男1女,戲稱八仙過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實還有一位對開拓「唱我們的歌」有貢獻的朋友李雙澤,同年因為在海灘拯救溺水的遊客,不幸捐出了自己的生命,未能與我們同唱。

李雙澤曾在校園演唱會上嗆聽眾:「你們為什麼要聽中國人唱洋歌?你們根本聽不懂在唱什麼!」,燃起台灣藝文界對「民歌是什麼、唱什麼?」的論戰。

他後來向我說,那天有人唱《Cotton Fields 棉花田》,臺灣根本沒有棉花田,非常荒唐。我回答,臺灣沒有棉花田,卻有茶花園,我們小時候被媽媽背在背上勞動,不論摘的是棉花還是茶菁,我們用汗與血改變我們的人生、建設我們的國家、創造人類的理想,全球人民的語文不一樣,但人民唱出的感受與期待是相同的。我回答:「來,我用中文唱給你聽!」

民歌時代的兩張經典唱片。(作者提供)
民歌時代的兩張經典唱片。(作者提供)

「我們的歌」的標題,是經由多位朋友的共同思想,凝塑成我的作品《偶然》中的主句:「唱一首我們的歌」。

「第一代民歌手」和後起之秀的金韻獎、民謠風、大學城有一點不同,就是蘊涵了「社會改革」的意義,更有「愛與和平」的呼籲。

民歌演唱不應只是懷舊,而是薪火相傳的再創新。每一代的青年,有不同的挑戰,也有不同的機會。今天青年的挑戰不再是勞力,而是更高的素質,正如棉花、茶花不同,但灌溉耕耘、勤勉收穫相同。

「校園民歌」非主動選擇 是無奈結果

1970年代民歌運動興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對流行音樂的另一種探索。其次是政府控制廣播電視,只能唱「淨化歌曲」。那時娛樂活動少,年輕人的活動以「康輔」形式的唱唱跳跳為主,不想那麼淨化,就只剩下外國民謠、歌曲。久而久之,興起了「以自己的舌頭、唱自己的聲音」的想法。而行動者,許多是在校的大學生。

「創作民歌」一詞,其命名應來自美國1960年代,以歌唱的和平形式,包裝對社會批判的意義,臺灣第一代民歌也是如此,不只是音樂運動,更蘊含了社會運動、至少是音樂反映社會反省的種子。

當時仍然有文化檢查制度,第一代民歌代表作的20首歌曲,全部被新聞局查禁,不准在電臺、電視演唱,只能禁閉在校園內傳唱。

在民歌運動中興起的歌曲,先稱「創作民歌」,後稱「校園民歌」。

回顧「校園民歌」一詞的源起,實在不是主動的選擇,而是無奈的結果。所以自第二代民歌-金韻獎系列以後,就為了存活而必須走上商業化。這是第一代民歌在文化路線上,與後浪的大不相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