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南投縣政府應徹底檢討,垃圾處理的方法不僅限於焚化爐。歐盟與其他先進國家早已推動垃圾減量、強化回收及資源再利用機制,並考慮循環經濟等方式降低焚化爐需求,更不建議大張旗鼓設立焚化爐。筆者痛斥,南投縣政府勿與世界脫鉤。
另外,若茶葉的國際聲譽因此受損,南投乃至全台茶農都將直接面臨銷售、價格與市場的震盪,其衝擊也不僅限於茶產業本身。與茶葉深度結合的觀光、餐飲與手搖飲產業等,亦可能受到牽連。南投地區多年來在茶文化、茶園景觀與品茗體驗的推廣上成果豐碩,帶動了周邊住宿、餐飲與生態旅遊產業發展。然而,若市場信心因焚化爐選址受挫,整體產業生態系將不易迅速恢復。
因此,南投焚化爐案絕非單純的垃圾處理問題,更牽涉國家形象與地方產業未來的長期發展。地方政府在處理垃圾問題時,應充分考量如何平衡產業發展與區域特色,避免為求一時之便而埋下更深遠的國際風險。
筆者呼籲中央政府,台灣茶的國際形象相當重要,怎能不介入處置,任憑地方政府一意孤行?一但國際市場對台灣茶的認知負面標籤化,未來要重建信任恐怕已是覆水難收。日本福島食品與越南茶的案例早已不斷提醒我們,信任重建的過程漫長且艱鉅,政府必須投入更多資源與心力,以避免台灣茶多年的辛苦經營毀於一旦。
*作者為前周刊記者、國會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