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茶葉市佔不到2成!不敵便宜越南茶…大廠連虧6年嘆:荒廢比種茶還省錢

2024-07-14 12:53

? 人氣

台灣茶葉生廠商市佔率竟不到2%。(示意圖/取自pixabay)

台灣茶葉生廠商市佔率竟不到2%。(示意圖/取自pixabay)

台灣人愛喝茶,從傳統茶道至遍地生花的連鎖手搖飲可見不同的喜好口味,然而即使台灣茶葉的消費量近3年可達到每年約3.4萬公噸的驚人數字,但進口茶卻是佔了市場的80%。面對進口茶價格便宜70%的衝擊,老字號茶葉商「台灣農林」已虧損6年,公司最終選擇轉型突破挑戰,多元發展原本用來種茶的土地,以期實現農業永續發展,甚至創造觀光效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茶葉飲料大自然採茶(示意圖/Pixabay)
台灣茶葉面對進口茶的價格衝擊力求轉型。(示意圖/Pixabay)

根據農業部資料,全天茶葉消費量近3年來每年平均約3.4萬公噸,其中進口茶占了近80%,這也意味著台灣茶葉生產商的市占率不到20%。資料指出,台灣進口茶中,以越南茶葉最多,即使是市佔最高的台灣茶商農林,在進口茶售價比台灣茶還便宜70%的衝擊下,也不得已在競爭中落下風。

對此,老字號台灣茶葉商「台灣農林」董事長吳清源受訪時坦言,在面對進口茶的挑戰,台灣農林選擇轉型,首先在公司旗下擁有的3714公頃土地中,大砍茶園種植面積、減少虧損。據悉,台灣農林截至2022年止,茶園面積還有453公頃,直到去(2022)年砍剩98公頃;公司財報也顯示,自2022年開始,公司虧損才慢慢縮小,但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arnings per share,EPS)還是負0.36元。

台灣農林轉型的第二步,則是把握政府的產地標示政策,再加上不少太晚手搖飲、餐飲業者都選擇使用無農藥的台灣茶,進而帶動農林銷量,公司近3年來的銷售量已達到每年約5百公噸,比2019年的317公噸成長快翻倍。

台灣農林轉型的第三步,是將不種茶的土地短期出租,讓公司轉虧為盈,例如農林位於屏東的老埤農場雖然總面積有717公頃,但種茶土地所佔面積只有453公頃,其他土地則是水源不足,土壤也不適合種植包括茶葉在內的農作物,而吳清源受訪時也無奈直言:「荒廢比種茶還省錢,至少不會虧錢。」

至於不適合農作物種植的土地,則被吳清源用來出租給寶晶能源,老埤農場土地面積中,28.54%用來發展太陽光電,26.36%保留為原始生態林,剩下面積則是台灣農曆種茶,預計每年維持1.5億元農業產值、提供5.76億度發電量,達到「農業永續發展」理念,若再加上正在規畫的國際級休閒農業住宿設施,未來有望創造2億元觀光效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

古靜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