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希望
即使在2013年之前的「黃金時期」,中國也是一個獨裁國家,其政策向來備受爭議。但那時我們都願意相信中國的發展會得到正面的結果。這符合我們對西方模式已經勝利的想像。我們認為所有人慢慢走向民主與資本主義體制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最後我們也把這種願望和期待投射到中國身上。
在過去這幾十年中,特別是在1989年6月4日之後,西方對於中國侵犯人權的問題原本應該採取更為謹慎和更有戰略考量的做法。中國共產黨一直是專制統治,不論在毛澤東、鄧小平或其繼任者的時期都是如此。誰敢批評黨機器和體制,就會被整肅。在胡錦濤和溫家寶領導的2000年代也不例外。例如2008年春季對藏人的迫害,以及對藏人抗議的殘酷鎮壓,就發生在他們執政期間。
中國這樣的轉變以及政治封閉乍看之下令人意外。今天我們主要把原因歸到習近平這個人身上。但是這種自信與侵略性的路線一直是包含在中國的發展之內的。鄧小平之所以表現得不那麼強勢和好鬥,也是由於他當時的條件所決定:那時候中國比西方弱小。
然而自從習近平執政以來,西方政經界人士已經對中國有了新的評估。在德國,有不少人最想放下「用貿易促進改變」的想法,盡快結束這個給各方帶來大量財富的篇章,把這個巨大的帝國重新推回那個遙遠的角落,在那裡,它直到70年代末為止都沒有出來讓別人頭痛過。這些人講的是「脫鉤」,即與中國完全分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讓這些人更堅持這種想法。這路線標舉的是,只跟友好的民主國家進行貿易和經濟關係。但作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的德國敢這麼做嗎?這將帶來巨大的財富損失。
另外也有一些人認為,失去中國市場就無法在全球保持競爭力,而且擺出一副好像德國可以跟以前一樣繼續和中國做生意的模樣。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中國在所有全球問題上都已經是一個核心角色,無論在氣候變遷、貿易問題、原材料與天然資源等方面,更不用說作為全球最大的銷售市場和生產基地。
跟中國脫鉤,德國人受到的傷害可能會最大。作為出口國,許多產業將不得不完全重新調整商業模式。
然而,關於退出中國市場或甚至貿易戰,這並不是德國能做的決定,而會取決於地緣政治衝突。美國視中國為其最大的對手之一,認為必須加以遏制,也要求德國人採取明確立場。如果中美衝突升級,德國絕大多數人很可能站在美國這邊──因為德國國防對美國的依賴太大了。
但貿易戰也可能由中國發起。在與美國的貿易戰中,習近平提出了「雙循環」的戰略。
一方面要在技術上擺脫對西方的依賴,實現自主。另一方面,要讓全世界依賴中國的商品和零組件。這是一個經濟戰的作戰宣言,歐洲人至今還沒有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