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高虹安的「悲劇」與台灣制度困境!

2025-01-22 06:30

? 人氣

從離奇荒謬的「吹哨者聯盟」檢舉爆料,到職業「網紅」有節奏的攻擊,以及對立政黨民代指控呼應,對高虹安進行跨時近2年,鋪天蓋地持續的輿論圍剿。猶如一場異常精密的「聯合作戰」,最終使她一審被判有罪。而更令人不安的是,這一切背後,似乎還隱藏著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默默操縱著整個事件的發展方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高虹安的每一步都像是踏進一場,早已設計好的「獵殺行動」。不僅揭示了個人,無論多麼優秀或曾貢獻有益於社會,在政治鬥爭中的脆弱。也反映出台灣政治環境中對專業人士的無情與不寬容。這樣的悲劇,究竟是個例,還是體制性問題?是個值得深思的現實命題。

一、科技創新價值的推動者

高虹安曾經是台灣科技產業中備受矚目的專業人士。在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2011年至2017年)工作期間,她致力於推動智慧科技的應用,幫助台灣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站穩腳跟。她領導的智慧加值組專注於將科技創新落實到產業中,不僅協助企業導入新技術,還幫助它們提升效率、減少成本。

透過她的努力,許多技術成果不再只是停留在實驗室,而是實際轉化為可以創造效益的生產力。她積極促成政府與企業的合作,讓許多中小型企業有機會接觸到智慧製造技術,大幅提升了它們的競爭力與市場適應能力。

高虹安的專業能力,也讓她在鴻海科技集團(2017年至2020年)期間,持續發揮影響力。她負責的工業大數據平台整合了生產線上的各類數據,幫助鴻海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她還推動了人工智慧在製造業中的應用,像是利用機器學習技術進行預測性維護,減少了生產線的停工時間,提升了整體生產營運效率。

從資策會到鴻海,高虹安的工作始終圍繞著一個核心——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她的努力幫助台灣的企業在生產力與創新能力上達到新高度,也讓它們能夠更好地在全球市場中競爭。同時,這些企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僅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還通過稅收和創造就業的方式,間接為台灣社會帶來更多的公共利益,和可分配價值。

她在專業領域的貢獻,無論是在資策會還是在鴻海,高虹安的努力直接或間接幫助企業創造了新增價值,這些價值的規模可能達到數億到數十億新台幣。這樣的貢獻不僅改變了個別企業的命運,也成為推動台灣產業進步的重要力量。

20220325-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中)、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右二)、民眾黨立委高虹安(左二)、邱臣遠(右一)等人25日出席立法院「資通安全與科技發展策進會」成立大會。(顏麟宇攝)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中)、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右二)、民眾黨立委高虹安(左二)、邱臣遠(右一)等人2022年出席立法院「資通安全與科技發展策進會」成立大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二、從專業立法者到政治漩渦

在擔任立法委員期間,高虹安專注於以其專業背景推動產業相關的立法工作,這使得她在立法院的表現獲得了不少肯定。她結合自身在科技產業的經驗,提出了多項與台灣產業升級和數位科技發展相關的政策建議,並協助完善相關法規,為台灣的產業轉型和數位科技的應用創造基礎。這些科技專業立法工作,不僅展現了她作為一名專業人士的能力,也贏得外界優秀和能幹立委的諸多讚譽。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