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政府祭出利多政策的激勵,中國股市終於揮別過去連續3年下跌的陰霾,MSCI中國指數在2024年上漲了16%,但債券市場透露的訊號似乎不太樂觀,國債殖利率跌到多年以來的谷底,反映投資人已對未來經濟情勢信心漸失,對於時間不多的中國來說,必須從日本「失去的幾十年」汲取教訓。
去年9月24日,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一口氣拋出降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降首付比例、設立新的工具支持股市等刺激政策,股市聞訊噴漲,接著在12月登場的中共政治局會議,更是罕見提出寬鬆貨幣政策和穩住樓市股市的口號,讓市場人士嗅到了不同於以往的味道。
激情過後,投資人正在等待具體的政策措施出爐,近期股市漲勢略有消退,債市則是呈現另一幅更為悲觀的情景,資金持續湧入債券市場,10年期、30年期中國國債殖利率一路下探,步入2025年後仍然持續破底,改寫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新冠疫情期間的低點。
超低的國債殖利率是通縮的跡象之一,因為投資人押注央行將會維持低利率,藉此重振國內需求。
如果債券市場顯現的意義是正確的,那麼中國經濟情勢可能越來越不妙,正在走向日本泡沫化的相似路途,而且挽救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種悲觀的看法並非空穴來風,中國經濟陷於通縮泥潭,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連續27個月萎縮,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增幅也只是勉強維持在零以上。
《華爾街日報》原文:中國必須從日本「失去的幾十年」吸取教訓
日本的前車之鑑
通縮危機將會阻礙經濟成長,也會對社會穩定帶來壓力,並且加劇資本外流的問題,這從去年底中國金融市場出現創紀錄的資金外流現象即可窺見。
日本的前車之鑑,曾經深陷數十年通縮困局,直到近年實施強而有力的刺激措施,終於將其拉出泥淖。如今,30年期中國國債殖利率已經低於日本水準,這與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裂有著相似狀況,中國現在面臨的挑戰,恰巧也是2021年前後房地產泡沫破裂後出現的。
中國家庭和企業的財富,大多與房地產投資緊密交織,他們透過減少支出因應景氣低迷時刻,卻也因此導致需求不足和價格下跌,反過來又為薪資成長和企業利潤帶來壓力,進一步壓低價格。眼看川普即將重返白宮,美中貿易戰火升溫,可能會讓中國雪上加霜。
只靠降低利率遠遠不夠
想要讓經濟重回高速成長的正軌,光靠降低利率可遠遠不夠。日本的經驗教訓之一是,政府讓投資人、消費者、企業的悲觀情緒拖得越久,恢復成長就會變得更加困難;若要擺脫通縮螺旋,必須強而有力、勢不可擋的刺激措施,只不過截至目前為止,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似乎不願意走到那一步。這意味著,中國國債殖利率可能會繼續維持低檔,然後股市恐將再次讓投資人失望。
在東京的金融界,日債空頭是經典的「寡婦製造者」,過去幾十年來,許多投機交易者認為異常寬鬆的貨幣政策難以為繼,押注日本國債價格下跌、利率上升,卻一次又一次被日本央行擊垮,因此損失慘重。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股市和債市在2024年都迎來豐收,但今年,債券可能是更好的押注對象,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如此,除非,中國政府展現魄力,從政策工具箱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